第1章 產前魅影(1 / 3)

盛夏的一個傍晚,暴雨驟降。密集的雨腳,像無數支白色箭頭,分別裹帶著長長的白色寒意,猛不丁地從上蒼的手裏射出,射向焦渴的大地,悶熱的天氣一下子變得涼爽了許多。這時候,一個剛剛吃過晚飯的年輕孕婦,麵帶愁色,腆著個大肚子,在自家的堂屋裏走來走去,看上去有些痛苦,更有些焦躁。

這個孕婦叫周若梅,二十七八歲,長得很標致。她是王樓的一個會計,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平時很有人緣,很多人都很敬重她。

王樓也叫王土樓,是黃淮平原上一個普通村莊的名字。王樓的四邊上橫著四條年代久遠的水溝,分別叫東溝、西溝、南溝、北溝。——南溝也叫紫雲溝。

四條溝相通,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大圓圈。據莊上的個別老人說,很久很久以前,莊裏的妖魔鬼怪成災,肆意禍害莊裏的老百姓。孫大聖得知後大發慈悲,前來驅除它們,驅除殆盡之後,為了防止別的妖魔鬼怪進莊,臨走前就淩空用變長了的金箍棒在這莊的四周輕輕一劃,這個不規則的大圓圈就形成了。

四條溝裏都種有藕。每到盛夏時節,高低不平、錯落有致的荷葉相互銜接,就像從水中長出的綠籬笆,把整個村莊團團圍住;眾多荷花,爭奇鬥豔,香氣滲入村莊,沁人心脾,養人精神。

四條溝上各有一座橋,分別叫東橋、西橋、南橋、北橋,它們是王樓人祖祖輩輩跟外界溝通的紐帶。——南橋也叫紫雲橋。在村民的眼裏,紫雲橋最為重要。王樓正南方將近三公裏的地方是隋柳。隋柳是隋柳公社的政府所在地,也是附近最大的集鎮。村民們去隋柳辦事或趕集,大都要經過這座橋。通過這座橋徑直去隋柳的路,本莊人都叫它王隋路。

其實,王樓那時候也並沒有什麼樓。大圓圈內,絕大多數房子都是純土牆、純草頂而又起脊的房子;幾棟好一些的房子的所謂的“好”,不過就是土牆的最下麵墊了幾層磚,草頂的下沿擺了幾趟瓦而已。

王樓最好的房子是一套民居,被人稱為“紫雲別墅”,是周若梅的家。

紫雲別墅有堂屋、有廚房、有廁所。堂屋總共三間,坐北朝南,渾磚渾瓦,高大敞亮;廚房,當地人叫鍋屋,總共兩間,坐東朝西,屬於邊屋,也渾磚渾瓦,比堂屋低矮一些,看上去小巧玲瓏。堂屋前是一片平整的空地,沒有牆頭院子。堂屋後是一小片樹林,廁所就在那片樹林裏,廁所牆體竟然也全用磚砌成。

然而這樣的房子竟然不在大圓圈內。這套民居坐落在紫雲溝的南岸,王隋路的東側,是大圓圈外唯一的一套民居,在一些村民看來,另類、紮眼。

從住房上可以看出,這個村莊當時總體上很窮。然而,本莊村民竟然都有著一個高雅的愛好:養菊花。原來,養菊花是本莊的習俗,家家戶戶每年都養。每到深秋,菊香四溢,鄰莊的人都能聞到。

這個村莊當時隸屬於安徽省清溪縣隋柳公社唐寨大隊。唐寨大隊共有七個村莊:袁莊、王樓、唐寨、程莊、韓莊、荊莊、餘莊。

餘莊最小,又因處於唐寨大隊的最僻遠地帶,所以被本大隊的人戲稱為“小餘莊”或“魚尾巴莊”。小歸小,然而這個莊竟然出了個不小的大隊幹部餘守江。他是唐寨大隊的支部書記。

王樓有九百多人,是那七個村莊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村莊。整個村莊總共有五個姓,分別為王、潘、石、胡、鄭。五個姓,五個家族。王姓人口最多,將近五百人。沈姓是第二大姓,二百多人。石、胡二姓,人口差不多,都是一百人左右。姓鄭的隻有八九戶人家,人口不超過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