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要從交流開始,從一個集鎮到另一個集鎮,從一個鄉到鎮到縣,疏通交通之後,讓經濟作物流動起來,讓城裏的東西進來,讓農村的東西出去,如此才會改善大家的條件。
當然,最主要的是給大家其他的出路,除了種地之外的另一個選擇,把相親們從土地裏解放出來,而又不是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拋棄在家裏。隻有這樣鄉村的經濟才會真正的發展。
堂弟是個很好的榜樣,陳實當然希望他早點成功,他越早成功,榜樣的效果就會越大,如此一來速度就會越快。
陳實當然要幫堂弟想一個好項目,到底要賣什麼東西才好。
其實,這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農產品,因此,在當地收購農產品買到縣城的路子是行不通的,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從縣城進貨在集鎮上賣。
趕集的人們買的當然都是日用品,此時,大家還沒有到購買奢侈品的地步,因此,首先就可以排除很多的東西,比如什麼化妝品一類就可以直接排除掉,或許可以加在日用品裏麵,要不給堂弟開一個超市?一個流動的雜貨超市,有日化品,有零食,有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茶葉和酒,這些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或許可以。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商品就比較繁雜,很難做大,因為鄉鎮一般都是趕集,好幾天才趕一次,雖然可以天天跑,不過因為這樣的東西已經有了,集鎮上已經有腦子比較靈活的人在做了,隻是他們沒有路子,做得比較小而已。這點,競爭會比較大。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做呢?陳實總結了一番,發現新鮮蔬菜可以,雖然農村人自家就種得有新鮮蔬菜,不過自家種的大多數是白菜,其他的最多是一些調料型的,比如酸和香菜等,多餘的蔬菜也隻有辣椒,除此就沒有了。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一般人家都可以賣些其他蔬菜,比如西紅寺,比如茄子,比如香蕉水果等等,還有這裏並沒有大棚蔬菜,若是反季節蔬菜,一定會大有市場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點子,就看堂弟願不願意了,若是他願意,可以先賣蔬菜,然後累積資本後做大棚蔬菜,專門種植經濟作物,什麼蘑菇啊,山藥啊都可以種植,當然,最重要的是反季節蔬菜,這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這裏,陳實在空白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意見,然後繼續看。
不一會兒,他又想到一個主意,那就是家電市場。現在,農村家電正是發展的好時機,街上已經有人在做了,但是很少,規模也很小,若要和別人競爭,隻需要把店麵建大點,規模搞得很宏大,家電的品牌多一些,如此完全可以和人家競爭,不過這活有點難度。
第一是要回修理,不懂修理的話售後服務就不好搞,第二是投資要比其他的大很多,因為家電必須要固定的店麵,不可以說用汽車拉著電器到處跑,這樣一來,誠信上首先就會遭到人家的質疑。
家電的規模不小,從電視機和衛星接收器到磨麵的機器都可以搞,就是有點難度,就看堂弟有沒有魄力。
還有就是服裝行業,現在集鎮上的服裝大部分比較老土,都是針對中年人或者老人的,因為趕集的人都知道隻有中年人才有資本買衣服,小孩子或者青少年的衣服款式比較樸實,或許可以搞點比較流行的款式過來,搞點顏色鮮豔的來,這樣才好吸引顧客。這也是可以搞的,缺點就是競爭比較大,容易跟風,因為什麼衣服好賣別人就會學你進什麼樣的貨,如此一來就容易形成跟風,很難做大做強,小打小鬧倒是可以。
農村的集鎮,你若想要占領市場是不可能的,因為農村的產品一般對於質量的要求並不是太高,大多數農村的商品都是低級貨物,容易模仿,容易找到替代品,因此,在農村,千萬不要說打出知名度這一說,知名度一點都不值錢。
看著密密麻麻的本子上,陳實把唯一的空白地方都寫上字了,這個本子也就變成一片漆黑,他們兩個的字都不漂亮,因此,看上去非常的糟糕,異常的雜亂不說,還顯得糊裏糊塗的,簡直不忍直視。
等他看完想玩,把主意都寫完後,天黑了,家裏,父母已經喊他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