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七章:球賽(1 / 2)

吃完飯後,陳實讓弟弟陳東把陳福的本子送回去,至於接下來陳福作何選擇就不是他能決定的,要看陳福的魄力如何了,不過無論情況如何,陳實都會支持他的。

之後幾天,陳實一直沒有得到答複,不過他的心思已經不再此處了,因為已經過年了。

說起過年,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年年難過年年過,這是苦難的農民親身體會出來的結果,不過現在情況卻是大不同了,雖然村裏人並沒有發家致富,可每家每戶酒肉都不會缺少,給孩子準備的新衣服也比往常多了很多,家裏放的鞭炮越來越大聲,煙花可以響上好幾個小時。

還有句話說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這也是窮苦的農民親身體會出來的,現在農民們雖然還沒有擺脫平窮,可是過年卻是喜歡人多,越熱鬧越好,誰家也不缺過年這段時間的酒肉。

可以看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變化,隻是這種變化是非常細微的,很難看見的,若非沒有長久地居住在農村是不知道的,即使是農民自己也是恍然不覺的,隻有年紀大點的老人才會感慨日子比從前好多了,隻有挨餓受窮過的人才會珍惜此時來之不易的就飽飯足。

陳實的父母尤其如此,他們經曆過苦難時期,也感受過大富大貴,因此就更加的懂得這樣的好日子來之不易,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們比平時笑得開心多了,就連一向不喝酒的母親也喝了一杯。

大年初一,父母去找他們自己的玩伴,姐姐和李雅蓮帶著妹妹找上一幫女孩子開著車出去,她們要去各個集鎮轉上幾圈。

陳實當然也不會呆在家裏,不用他去喊,堂哥和堂弟們就來找他,他們也開著車出去。一路上盡是遊玩的人群,年輕的年長的都不缺,孩子到處蹦蹦跳跳,即使在路邊也能聽到各個村子裏傳出歡笑的聲音,這樣的節日,即使有再多的不順也會暫時忘記,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玩牌的玩牌,聊天的聊天,吹牛的吹牛。

小孩子最是興奮,一邊放鞭炮,一邊吹氣球。一個氣球有太多的玩法了,比如吹滿氣候把口子拉長,留一道氣縫,讓氣球叫起來,比如用線拴著,把氣球放飛起來等等。

放鞭炮的多數是男孩子,女孩膽小,害怕爆炸聲音,因此每逢男孩子放鞭炮都會離得遠遠的,把耳朵堵起來。調皮的男孩子會把鞭炮放在水裏詐響,或者放在瓶子裏,讓它有一種嗡嗡的回聲,伸著可以在瓶子口上麵塞上紙團,讓詐降後的鞭炮產生熱氣,然後把紙團衝出去,就當然是土槍使用了。

還有更絕的,陳實和小夥伴們曾經把鞭炮放在牛糞裏麵炸響,若是誰一個不小心距離近一點,保證被噴一身米田共,可以讓人笑話一整天不止。

農村人的春節,簡單而又有趣,樸實的孩子們總會用最簡單的玩具玩出自己的興趣來,即使條件簡陋,也無法阻止大家的歡樂,即使沒有玩具槍,他們也可以用紙折疊一把,即使沒有激光刀劍,他們也可以用鐮刀削一把,沒有玩具車就用小木凳來代替。

看著孩子們如此的熱鬧,陳實心有感慨。

一路上,堂哥堂弟等人歡歡喜喜,熱熱鬧鬧,不過他們都是大人了,對於放鞭炮這些小玩意已經不在意了,因此,每當看見孩子們扔來鞭炮的時候總會笑著罵一句說:“太調皮了。”卻沒有想過,他們曾經也是這樣調皮搗蛋過來的,那個孩子在小時候不讓別人操心的?

陳實問大家道:“咱們去哪兒?”

堂弟們說道:“去街上,看看有沒有女孩子。”

陳實一聽就笑了,這過年的時候,也是未婚男女們見見麵,調調情,吹吹牛皮聊聊天的時候,有的地方,甚至還保留著唱山歌的舊俗,人去了之後,唱幾首山歌,若是唱對上候,總會有女孩子青睞,如此可以抱得美人歸。

不過,陳實他們所在的鄉鎮並沒有傳統中唱山歌的習俗,因為這裏就是鄉政府所在,逢年過節都會組織些活動,因此,唱山歌的就隻有在其他地方去了。

聽說在中學組織了籃球賽,因此,堂哥堂弟們都想要去看看,陳實也隻好跟著一起去了。

等他們開車到中學的時候,發現李雅蓮等人也來了,姐姐的車就停在前麵不遠處,她們人已經不知道去什麼地方玩去了。

陳實把車停在一起,下車後進入學校時球賽還沒有開始,找個人問了一下,據說要等中午十二點。

陳實問堂哥等人道:“現在怎麼辦?就在這裏等嗎?”

幾人商量了一會兒,說在附近找點東西吃,然後就在這裏等著就行了,現在已經十點過快十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