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份正式上線後沒多久,ChineseSkill就獲得了來自雲天使基金和真格基金的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目前,ChineseSkill已經覆蓋了120多個國家,積累了三四十萬用戶,用戶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對於用戶的地理布局,王主龍也略感意外。因為考慮到地理接壤的因素,大家總是習慣於認為對外漢語在東北亞地區更受歡迎。“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崛起,對外漢語也水漲船高,美國年輕人對漢語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
ChineseSkill的前傳
早在2007年王主龍就通過蘋果的Podcast錄製並發布了對外漢語的學習課程,那時候的用戶還多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王主龍當時在外企從事研發工作。他這麼做對外漢語,完全是出於熱愛,完全免費地做了七年之久。而且,雖然大家都是volunteers,誌願加入,但卻對自己要求很高,每周一、三、五都要發布新的課程,工作強度非常大。讓他們堅持下來的動力,還是熱情。2004年,由於工作上的原因,王主龍被派往日本,在日本工作生活了一年。在那裏,他發現很多日本人對漢語和漢文化都很有興趣,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教材。他就想,在互聯網時代,世界是平的,如何用互聯網彌補這個缺口?回國後,他遇到了現在的合夥人張潔。張潔畢業於北大中文係,曾在清華漢語教學中心任教一年。兩個人對對外漢語都有著同樣的熱愛,於是決定利用業餘時間製作發布對外漢語的課程。他們在Podcast上第一次發布的課程,在之後兩個月的時間裏完全沒人訪問,兩人也挺沮喪的。不過,第一個用戶訪問後,給他們寫信說“太好玩了”。當時,對外漢語的課程都是他們自己編寫的,並結合了中國的新聞熱點,比如“豬肉漲價了”“今天是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有一個牛郎織女的故事”等等,不一而足。雖然逐漸得到了用戶的認可,但他們意識到,當時的課程要求用戶有一定的漢語基礎,進而才能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這就導致受眾麵比較狹窄。如何幫助零基礎用戶掌握非常簡單的詞彙,成了王主龍思考的問題。後來,他們發現有個語言學習應用Duolingo,體驗之後感覺非常high。“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於是,王主龍就給Duolingo寫了信。郵件雖然石沉大海,但卻催生了ChineseSkill。
王主龍說,Duolingo是在線學習,而ChineseSkill卻有離線功能。“我們已經cover了120多個國家,有的地方能夠連上網都是很奢侈的,而離線功能可以允許用戶在有網絡的地方下載課程,然後慢慢學習。”
那麼,對外漢語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呢?王主龍說,對外漢語的受眾人群分為在中國的外國人和外國的外國人。前者包括留學生、來中國工作的人、來中國旅遊的人等,粗略估計有100萬,這些人學習漢語有天然的環境優勢。但在外國的外國人想學習漢語就沒那麼幸運了。所以,如何進行海外推廣,也是此類教育產品的重點和難點,因為用戶的獲取成本非常高。目前,ChineseSkill的團隊將工作重心放在打磨產品上,推廣則主要依靠口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