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英特爾公司一直都是芯片處理器市場的統治者,即便是曾經有過競爭對手,它們也都猶如曇花一現一般,很快就被殘酷的淘汰掉了。
唯有一家芯片處理器公司,始終如影子一般跟在英特爾公司身後,連續不斷的挑戰這位地球上最強大的壟斷霸主地位。
這家公司就是AMD(超半導體公司)。
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複一年,代複一代,頑強地挑戰這個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競爭力的公司之一,英特爾公司。AMD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傑裏桑德斯,無疑是個勇敢者,並且百折不撓,不斷的向英特爾公司發起挑戰,就如同衝向風車巨人的唐吉可德一般。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何英特爾公司不將AMD公司滅掉呢?要知道,在英特爾公司最強大的時候,它占據了市場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額,想要將AMD給高破產的話,那是相當容易的一件事情。
可是知道其中內幕的人卻知道,AMD公司的股東裏麵也有英特爾公司的股東,也許他們隻是間接持股,並沒有很明顯的擺放到台麵上來,卻隱瞞不過有心人的挖掘。換句話來說,投資了英特爾公司的人,也投資了AMD公司,也就所謂的兩頭下注。
這些事實說明了一點:“英特爾公司跟AMD公司並非生死之敵,也許中下層的人會互相敵視對方,可是對於真正的高層來說,他們之間的關係比普通敵友還要複雜很多。”
順著這個思路去追查下去的話,就會發現AMD公司是英特爾公司故意“培養”起來的敵人,其目的有兩個:“首先,有競爭對手存在的話,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逃過壟斷法的製裁。其次,競爭對手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那麼英特爾對AMD的弱點和強處了如指掌,不僅可以從中獲益,還能夠一直強壓過對方一頭。再不濟的話,就算AMD一時占據優勢,也終究會被知根知底的英特爾公司給打下去。”
對於投資者來說,不管是英特爾公司也好,還是AMD公司也罷,隻要其中一個公司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就可以了。甚至由於這兩家公司實在是太過強大,牢牢的將芯片處理器市場給占據著,外來人想要加入到其中,那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為何AMD公司一直都不能超過英特爾公司,除了其本身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資本在其背後操控著,這兩家公司就像扯線木偶一樣,在台前是生死之敵,而實際上在台後的操控者確實同一夥人。
自從英特爾公司和AMD公司兩分天下之後,芯片處理器市場就一直是這兩家公司在唱戲,其他公司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到這個市場,就算是曾經有過一些公司向他們發起挑戰,也都被這兩家公司非常默契的聯手給打敗了。
對此有所了解的周揚,在雅達利公司冒出來之後,就已經考慮到是不是要通過暗中操縱的方式,來人為的給自己製造一個“敵人”。有了雅達利公司作為主要競爭對手之後,不僅可以給蘋果公司的員工施加一定的壓力,還能夠通過這兩家公司來將美國公司的電子遊戲機市場給瓜分掉。
別的國家周揚不敢說包票,若是擁有了雅達利公司和蘋果公司的控製權後,他非常肯定自己能夠將美國的電子娛樂市場給壟斷住,不讓外來人有半點機會進入到這個市場。
至少在這十年時間裏,美國甚至全世界的電子遊戲市場都會在周揚的掌控之中。
按照這種設想,周揚特地讓古德曼律師幫忙,找來一個合法人的身份,通過這個身份來向雅達利公司注資,使得這家公司起死回生。至於所謂的支付賠償金,那隻不過是賬麵上的資金遊戲罷了,周揚通過公司分紅的方式得到了一筆錢,然後那這筆錢去當中賠償金進入一個賬戶。
這個賬戶也就是亞曆克斯·福曼的個人賬戶,等到布什內爾簽了合同,轉讓了股份給福曼之後,這筆錢就會進入到雅達利公司的賬戶,緊接著又會返回到蘋果公司的賬戶中。
從表麵上看,這筆錢確實經過了好幾個賬戶,可實際上卻隻是蘋果公司把資金,從左手換到右手上而已,並沒有離開過蘋果公司的賬戶。
流轉了一番之後,不僅周揚得到了想要的股份,還能夠通過合約將布什內爾牢牢的限製在雅達利公司裏,讓這家夥給自己做牛做馬的幹活賺錢。想想就覺得好笑,這種事情在旁人看來很是荒唐,可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除此之外,蘋果公司確實得到了一筆錢,這筆錢則是雅達利公司真金白銀的拿出來,作為罰款交付出來的賠償金。雖然減去了律師費用之後,蘋果公司所得不多,可是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震懾住那些旁觀的家夥,使得這些有心要山寨蘋果公司產品的人們,隻能打消這種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