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盛唐詩人的朋友圈(3 / 3)

杜甫安頓好妻兒,冒死投奔在靈武的新皇帝肅宗。途中他一度被叛軍俘獲,卻因為身份卑微而被忽略。經曆千辛萬苦出現在唐肅宗麵前的杜甫,蓬頭垢麵,鞋子豁口,露著腳丫,體麵全無。年輕的肅宗看見杜甫如此忠心,不禁感動,很快封了他一個官——左拾遺。

王維和杜甫一樣也被叛軍劫持到洛陽,被迫屈服當了叛軍的“給事中”。當時像王維一樣被形勢所迫參加“偽軍”的不少,連宰相陳希烈都當了叛軍的中書令。

李白本來好端端地在廬山隱居,偏生一心想殺敵平叛、報效國家,恰巧廬山接近另一個政治集團——永王李璘的勢力範圍。李璘幾次派人來廬山獵頭,邀李白加入團隊。

李白頓時豪情滿滿,天真地以為殺敵報國的機會到了,大唱著“為君談笑淨胡沙”,高調宣布加盟。

不幸的是李璘被親哥哥唐肅宗李亨給滅掉了。

崩潰的永王部屬中,李白顯得非常刺眼。他頂著附逆、造反的帽子,天下雖大卻無處可逃。更諷刺的是,被派來攻打永王李璘的那位大人物、新晉淮南節度使,居然是高適。

安史之亂中,高適憑借著自己政治上的敏銳,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正大軍區級的節度使。

李白彷徨無地,跑到彭澤自首,隨即因為附逆的嚴重罪名被投入獄中。

相比之下,王維是當過叛軍偽官的人,叛軍被平定之後,行將被嚴懲,卻因為及時地拿出了一首“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證明了自己不忘唐朝之心,再加上弟弟的營救,最後平穩過關,照樣當官。

李白投靠的畢竟是李唐宗室,下場反而慘得多。

繁華散盡

監獄中的李白“星離一門,草擲二孩”。他想起了高適,打算向他求救。這首求援詩叫作《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在詩裏,李白大大讚頌高適的平叛功績,把他描繪成一個安邦定國、經天緯地之人。末了,他才把話題引到了二人情誼上:“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雲?”

這封信石沉大海。最後營救了李白的是他的繼室宗氏和一批朋友,這個名單裏沒有高適。

和李白不同,此時的杜甫度過了人生中一段體麵而美好的時光。

他和王維、岑參等一些臣子,形成了一個小圈子,朋友圈中互動頻繁,點讚頻頻。分別唱和賈至的《早朝大明宮》就是縮影。

這個其樂融融的小圈子,已是盛唐詩人朋友圈最後的回光返照。很快地,杜甫、賈至、嚴武接連被貶,詩人們各自星散,杜甫也日漸窮困潦倒。

在杜甫生命的最後幾年,那些偉大的朋友漸漸停止了更新:761年王維離世;762年李白故去;763年,和他交情深厚的房琯辭世;764年輪到了畫師鄭虔和詩人蘇源明,後者甚至是餓死的;此後死去的是高適、嚴武、韋之晉……了解這些情況,我們才能讀懂杜甫那首《存歿口號》:“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字麵上歎息的是鄭虔和曹霸,但又何嚐不是寫給所有逝去故人的挽歌。

770年,在漂蕩於湘江的一葉小舟上,杜甫得到了老友岑參故去的消息。那年冬天,杜甫在舟上死去了,終年59歲。盛唐詩人的朋友圈繁華散盡,至此終於停止了更新。

(本文選自:讀者 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