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鄉記憶(散文)(2 / 3)

蜜蜂,在我們那人們還給它們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叫“飛來財”,這說明它是一種好運的象征,還意味著隻要它去築巢而居的人家會有不錯的財運,我聽人們是這樣說的。蜜蜂,有的喜歡在野外築巢,有的則喜歡挑選一戶人家來繁衍後代。然而,蜜蜂前往築巢而居的人家不是隨意挑選的,據說這裏麵還有著它們自己的原則和規律。首先,這個家庭要和睦團結;其次,居住的環境要溫暖向陽;再次,養蜂的人不能是火命,結合了這些因素蜜蜂才會落腳築巢釀蜜。

前幾年,外婆還在世的時候,家裏都有蜜蜂的熱鬧。我也不清楚外婆是五行中的哪一種命,總之,蜜蜂非常喜歡來家裏築巢。我粗略的算算,當時家裏大概有二十多個蜂巢呢,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嗡嗡的聲音。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候家裏會飛來一些單隻的蜜蜂,在屋簷、陽台、樓道等地方轉悠著,我害怕被蟄到就急得到處躲。外婆卻說,不用害怕,這些蜜蜂是前來探路的,不久就會有大批蜜蜂來家裏築巢釀蜜了。還囑咐我不要傷害到這些使者,好讓它們順利地回去報信,帶著大部隊落腳家中,之後我便半信半疑地等著它們聲勢浩蕩的到來。果然不出幾天,一窩很旺盛的蜜蜂在一個中午就順利的入住家中,可讓外婆高興了。這次的這些蜜蜂入住的是一個圓柱形木質蜂桶,到天黑以後,外婆找來牛糞把蜂桶的大縫隙糊好,隻留了僅供蜜蜂出入的小道,以防其他蟲子進入蜂桶搞破壞。類似這樣的蜂桶外婆家可多啦,有圓形的、方形的,這些蜂桶都是外公從工作的地方帶來的或者回家來自己製作的。

外公從參加工作到退休前都是在外地,隻有農忙季節才能回來一趟,平日裏整個家大小活計都是外婆在操持著。偶爾外公能回來,就要幫著外婆照顧一些蜜蜂,主要是清理蜂桶和掏蜜。掏蜜要選擇在中午陽光甚好的時候,每次外公都是戴上一頂用紗布遮擋好的草帽(以防被蜜蜂蟄),用瓦片端著一點在燃燒後正冒煙的蒿草和幹牛糞,說這樣可以把落在蜂巢裏的蜜蜂暫時的熏開,方便掏出剛釀造好的蜜。每到外公掏蜜,外婆總是囑咐我們小孩不要亂說話,不要說被蜜蜂蟄之類的話,一定要說蜜蜂乖乖的。我們這些孩子當然不敢亂開口,被蜜蜂蟄疼的記憶還清楚著哩。

剛出蜂巢的蜜晶瑩剔透,是純天然的花蜜釀造而成,也是難得的藥引子。特別是每年的二三月間,是掏蜜的好時節。這個時候的蜜特別甜,隨便吃上一點就會有醉的感覺,小時候我吃蜜醉過好幾次呢。隻要外公家掏蜜了,村裏的人都會來弄點吃,有的還特意和外公學養蜂的技術。外公也給他們送去過蜂桶讓他們養,可不知是什麼原因,蜜蜂並沒有在那些人家久居下去,不到半個月都飛走了。外婆家的蜜蜂和蜂蜜在十裏八村的是出了名的,有的故意詢問著來討教技術,有的是來買蜂蜜去做藥引子,有的是來參觀的,大部分人還來家裏吃上一頓午飯才回去呢,因為我外婆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她從來不覺得這些事麻煩。以至於,每次殺年豬的時候她總會讓舅舅喊著一些人來家裏做客,大部分時候年豬都被吃了個大半,可是外婆就喜歡這樣熱鬧的樂,直到她去世前都是這樣。

外婆喜歡熱鬧,她養的蜜蜂也是如此。蜜蜂的熱鬧很頻繁,我們把它稱作“朝陽”。隻要天氣好,蜜蜂每隔三五天就要跟隨著蜂王全部飛出蜂桶,圍繞著蜂桶不停飛行,時間大概能持續二十多分鍾。它們時而騰空直上,時而旋轉飛行,時而俯衝而下,嗡嗡嗡的叫聲很熱鬧,它們在相互朝賀著,歡愉著。這時候也說明蜂桶裏已經誕生了新的蜂王,有可能會分家而居了。一般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把這個蜂王找出來除掉,蜜蜂之間就會爭鬥,不利於它們的發展。當然如果這個蜂桶裏的蜜蜂很旺,就可以給它們另立蜂王,重新築巢釀蜜。我看見外婆或者外公都是找出新蜂王後,再把蜂桶裏的蜜蜂分給它一半帶領,並把它們送至一個已經準備好的新蜂桶裏,它們照常的築巢、采蜜、朝陽,依舊能熱鬧開來。還有一些蜂王帶領著自己的部隊出走找家,會在田野裏的土坎下發現它們,或者臨時停留在路邊的樹上,隻要有了合適的築巢地點,它們就會立馬前往,所以你也就不難遇到它們派出來探路的使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