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釋詞 意趣兼修
教學劄記
作者:李露
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理解、品味詞語所蘊含的情感?最近聽了很多低年級語文課,對教師獨具匠心的詞語教學感觸頗深。
〔片段一〕理解《蝸牛的獎杯》中“遙遙領先”一詞
師:(將小動物賽跑的圖片張貼在黑板右側)同學們看,比賽的小動物們,它們跑得多帶勁!小蝸牛表現怎樣呢?
生:很出色。
師: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很出色?
生:我從“遙遙領先”這個詞語看出來的。
師:你找得真準,知道“遙遙領先”的意思嗎?
(學生一片啞然,二年級學生還不具備很強的解詞能力)
師:(微笑)瞧!老師今天把這隻小蝸牛請來了。(舉起小蝸牛圖片)誰來幫老師把這隻遙遙領先的小蝸牛貼到黑板上?(師請一生上台貼畫,生貼到離其他動物圖片不遠的左側)
生:(著急地)不對,不對,他貼得不對!
師:應該怎麼貼呢?(一生將圖片貼到黑板的最右側)
師:你把小蝸牛貼到黑板的最右側,離小動物們那麼遠,是為什麼呢?
生:因為“遙遙領先”,就是要領先很多,所以要離其他動物遠一點。
通過貼畫演示,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呈現詞語的本來意義。這樣就能巧妙地利用詞語本身的形象性和畫麵感,激活學生大腦中已有的表象和生活經驗,進而使詞語的意義被學生主動提取,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片段二〕理解《梅蘭芳學藝》中“緊盯”一詞
師:師傅說梅蘭芳的眼睛沒有神兒,他就下決心苦練,他是怎麼練的呢?(生找出緊盯空中飛鴿練眼神兒的語句)
師:“緊盯”是怎樣盯呢?
生:就是一直盯著。
師:是的,下麵我們也來練練“緊盯”的眼神兒。
師:(拿出一支聚光小電筒,打開開關,使光斑在室內屋頂遊移)同學們,假如現在屋頂的光斑就是一隻在天空中飛翔的鳥兒,你們都是勤學苦練的梅蘭芳,請你緊盯著這隻小鳥。(師移動光斑,生體驗“緊盯”)
師:“梅蘭芳”,說說你的感受。
生:我覺得眼睛很難受。
生:眼睛很累,忍不住要眨眼,但想到要“緊盯”,所以又強忍著,很辛苦。
生:剛才結束時,我低下頭,發現眼睛又酸又麻,還有點發花呢。
……
師:是啊,緊盯著天上的鳥兒,練眼神真是——
生:太辛苦了!
師:我們隻是練了一會兒,但梅蘭芳卻練了——
生:幾年,一輩子。
師:這就是 “苦練”。你覺得他怎麼樣?
生:不怕苦。
生:真是太了不起了,我隻看了一會兒,就偷偷揉了幾次眼睛呢!(難為情地)梅蘭芳卻堅持了一輩子,我很佩服他。
【簡析】教學中,教師巧用實物點撥詞語,使詞語理解避免了抽象生硬。學生通過體驗,將理解詞語的過程變靜止為能動、變僵化為頓悟。教師將解詞教學與“實物”“實景”對接,意趣兼修,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學會了在生活中解詞的方法。
由上述兩例解詞教學不難看出,詞語教學應落實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目標。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不能簡單地做朗讀處理,更不能隻滿足於講清詞語意義。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紮實靈動地引領學生,打通詞語與學生經驗世界的聯係,引導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透過詞語自主積累運用,才能為語文素養的形成增底著韻。
(作者單位:鎮江市丹徒
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