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應該教什麼
杏壇抒懷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閱讀教學效率不高。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多教師沒有弄清楚語文教學究竟應該教什麼,不知道怎樣去確定教學目標和把握教學內容。那麼,小學語文教學究竟應該教什麼,怎樣去確定其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呢?筆者認為,首先必須做到三個方麵,即“從大處著眼、從具體入手、從學生實際出發”。
從大處著眼,就是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切實把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與內容落實到位。《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語文的規律,製定了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與內容,這些教學目標與內容循序漸進,相互關聯,螺旋式上升。我們在確定具體教學目標、把握教學內容的時候,隻有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才能做到既不降低要求,也不越位拔高。
從具體入手,就是依據教科書中所具體要求完成的教學任務,將其真正落實做實。教科書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是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和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它在每一個單元提示、每篇課文後麵和單元練習中都提出了不同的教學要求與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設計了不同的練習和學習內容,從不同的方麵提出了學生應該掌握的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書的要求,這些都是對“課標”所規定的學段目標的具體體現。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把每一個單元提示的要求完成了,把課後與單元中的練習內容認真完成做實了,教學的基本要求也就達到了,“課標”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也就自在其中了。所以,《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關於閱讀教學的建議中,特意把原來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完善為現在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點是需要我們認真體會的。
從學生實際出發,就是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習慣情況和能力實際,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任務。為此,教師要真正找到他們的“最近發展區”,讓其在已有的知識層麵和能力基礎上再上一層樓,再有所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
(時廣鄭,河南省特級教師、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文科一室副主任、河南省小語會理事長、《七彩語文·教師論壇》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