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座島
文/梅梅
“明星”這個名字是從俄文Astoria而來,在俄語中是“宇宙”之意。八十高齡的簡錦錐是明星咖啡館的創始人,他在口述的《武昌街一段七號》一書中回憶了八歲時在上海與明星咖啡館最初的緣分,以及後來結識俄羅斯皇族後裔艾斯尼先生並與六位白俄羅斯友人合夥開設明星咖啡館,直至自己獨自經營的曆程。
明星咖啡館剛剛開始經營的年代,前來光顧的多是政界和商界人士,那時候咖啡廳以其正宗的俄羅斯風味聞名於台北,尤以羅宋湯和俄羅斯點心為最,撫慰了許多俄羅斯人的思鄉之心,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最愛的是俄羅斯軟糖,每到店必嚐這道俄羅斯皇家禦用的點心,入口即化的白色泡泡軟糖,中間夾著香脆的核桃仁,甜而不膩,這也是店裏最出名的點心。白色的是原味,還有兩種水果口味的。另外一種頗受歡迎的點心原名少女酥胸,後來因為台灣社會相對保守,更名為少女的手指。明星咖啡館是台北最早烘焙麵包和西式點心的咖啡館,早年這裏每天下午排隊購買新鮮出爐麵包的場景蔚為奇觀。
一杯咖啡裏的舊時光
倘若不是讀了白先勇先生的《明星咖啡館》,也許我不會那麼執著地一定要去看看這間傳說中的台灣文學地標。《明星咖啡館》是一本雜文集,我的初衷原本是衝著《明星咖啡館》一文而去,“台北雖然變得厲害,但總還有些地方,有些事物,可以令人追思、回味。比如說武昌街的明星、明星的咖啡和蛋糕。”單單這結尾一句,已經讓我憧憬,加之以“明星咖啡館”來命名那一本雜文集,可以想見這間咖啡館在白先生心中的份量。
他在書中記錄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創世紀》、《現代文學》、《文學季刊》如何在咖啡館鮮活著,記錄了那時候明星咖啡館裏洋派的文學沙龍,以及眾多台灣文人的故事。
放在頭一位的自然是詩人周夢蝶,這位在明星咖啡館樓下擺書攤二十一年的台灣“孤獨國國王”,以一襲長袍和一卷在手的形象,成為台北“書店街”重慶南路和武昌街明星咖啡館的一道風景。師永剛在《三毛台北地圖》裏提及周夢蝶與三毛的友情,周夢蝶應邀去三毛家中吃飯,由於穿了雙破襪子不好意思脫鞋進門的情形,更讓人看到了詩人的純真與質樸。《明星咖啡館》中,二十年後白先勇回到台北在明星咖啡館與友人相聚之時,仙風道骨的周夢蝶也回到凡間一遊。《武昌街一段七號——他和明星咖啡館的故事》裏,2005年7月明星咖啡館重新開幕的照片,依舊青衫長袍的孤獨國主赫然位於黃春明與馬英九之間。周夢蝶與明星咖啡館一起,演繹了幾十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