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養老保障製度研究(2 / 2)

雖然目前印度養老壓力尚不大,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印度也將完成人口年齡結構的進化,可以預見,在不久印度社會將麵臨前所未有的養老壓力,養老金的積累是否充足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印度政府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二)經濟因素

受到獨特地理區位的影響,農業人口占了總人口的絕大多數,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截止到2013年,印度城鎮人口所占比重剛剛突破40%,按照國際通用的城鎮化計算標準,印度仍然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這間接影響了印度養老保障製度的覆蓋率。目前來說,印度養老保障的三大計劃都是針對企業雇員,直接導致了大多數的農民隻能依靠政府定期提供的養老補貼。因為缺乏政策保護,農民得不到充足的養老保障,繼而引發一係列社會問題。

此外印度勞動力就業分布的現實情況也對印度養老保障製度的完善提出挑戰,根據表2所示,印度大多數就業人口都集中於自營就業上(係指或自營或與一個或幾個合夥人合作的勞動者),這部分勞動者也不屬於印度主要養老保障計劃的覆蓋人群。

(三)曆史因素

子女贍養父母是印度社會中一個古老的傳統,跟其他文明一樣,在印度的發展曆史中,也有行會及宗教組織救助貧困老年人的情況。現在印度還保持著大家庭的生活習慣,這種情況在農村尤其如此。這種情況一方麵緩解了社會養老問題,但另一方麵也對養老保障製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進行製度調整的同時兼顧家庭的需要將是必須要考慮的方麵。

(四)社會因素

1、民族、宗教多樣化

印度在民族、宗教及語言等方麵的多樣性也是國家長期實行公積金製度而不是社會保險製度的原因之一,因為社會保險強調的“風險共擔”以及對低收人者提供較好回報率在非單一社會裏不容易受到廣泛支持。

2、財政赤字嚴重

在人口結構較年輕的國家,公共養老保險的盈餘會被用來資助公共物品。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積累資金為印度提供了重要的投資來源促進了一些長期性經濟建設項目的發展。這也是印度主要養老基金投資回報率較高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1]許建芹.綜論印度社會保障製度[J].社會保障研究.2010,(2)

[2]秦永紅,張偉.印度社會保障製度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南亞研究季刊.2011,(2)

[3]許飛瓊.各國養老金製度調查[N].法製日報,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