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七日之城 第一章 王臨城下(1 / 3)

日上中天的時候,戰爭結束了。

這是一場起於安息之地,止於中州皇城,席卷半個炎黃大陸,波及整個紫荊花王朝,曆時兩年六個月又三天的戰爭。戰爭的一方,是傳承八百餘年,寄予了無數榮光與希望,留下無數瑰寶與傳說,雄踞大陸兩大強國之一,威名曾一度傳到無盡海那一頭的紫荊花王朝。而另一方,則是亡靈。

代表了光明與正義的王朝士兵為了守衛自己的家園,悍不畏死,前赴後繼,以自己胯下的戰馬,和手中的利劍,拚盡一切來阻止這些冰冷陰穢,滿是腐朽味道的黑暗亡靈侵略者。但是,吟遊詩人口口傳頌的光明總是戰勝邪惡的事跡,和白皮書上人類擊敗惡魔的傳說,這一次,沒有出現。

現實不是童話,戰爭更非單純的想當然。所以此刻,一百三十萬亡靈大軍無聲無息地把皇城圍的鐵桶也似。而在皇城東城門下,背負荊條,肩披白綾,手托降書,跪在地下,半低著頭顱的老者,則是紫荊花王朝這一代的皇帝穆天武陛下,而非曆史故事中代表著邪惡一方的亡靈君王。

因為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人類士兵們盡管悍不畏死,盡管前赴後繼,但他們畢竟需要吃飯,需要休息。糧草,輜重,後勤支援,軍隊換防,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而這些,亡靈都不需要。

由死者組成的大軍,不知疲倦,不畏傷痛,不用進食。令下則行,亡靈軍隊從沒停下腳步,它們以一種無可匹敵的霸道姿勢,在那位神秘君王的帶領下,一路橫掃無敵。兵鋒所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整場戰爭中,最為最關鍵的一點是:隨著戰爭的進行,人類士兵越打越少,亡靈大軍卻越打越多。死去的人類士兵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變成亡靈大軍中的一員,拿起手中的武器,揮向前一刻還並肩禦敵的戰友袍澤。

在這場越來越令人絕望的戰爭中,紫荊花王朝曾數次低頭。第一次,王朝向境內那些神秘古老而強大的家族發出征調令。那些家族中有著一些遠超普通人的強大存在,如果真的參戰,倒真有可能改變戰局也說不定。皇帝陛下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些強者身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人人都懂,可這些家族卻斷然拒絕了王朝的召喚。陛下大怒,但又無法可想。在現在這種時候,朝廷不可能抽出更多力量來對付這些不奉詔剿匪的家族。而在亡靈大軍過後,這些家族也奇跡般地幸存下來,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害。看來那位強大的亡靈君主,也不願意把力量損耗在這些強大存在之上

隨著戰事的越發不利,王朝不得不向自己一直以來的老對手,大陸另一霸主波旁帝國低下高貴的頭。出使帝國的使臣言辭懇切地向大帝說明,這場戰爭不是發生在紫荊花王朝與外敵之間,而是人類與另一邪惡種族——亡靈之間不死不休的局麵。

如果亡靈擊敗了王朝,那麼,它的下一個目標,隻可能是帝國。除非趁著現在亡靈還沒到絕對強勢的時候,齊聚兩國之力,方能一舉將之擊敗。而且,使者無數次地暗示大帝,隻要對方承諾肯出兵,那無論是割地還是賠款,都不是不能商量。

可是,波旁帝國英明神武的巴洛爾大帝這一次,卻並沒有采納王朝使者之言,而是沉默地,帶著一絲玩味,一絲考究的奇怪態度,堅定卻不容置疑地拒絕了使者的進言。在王朝使者失望而憤怒地離去後,大帝看著空無一人的會議室,輕聲地喃喃自語:“教皇啊教皇,這一次,帝國的命運,就全壓在你的大預言術上了。”

最後一次,王朝不得不向亡靈低頭,遞交了和解書。隨書一起呈上的,自然有許許多多的附議條例。可惜的是,使者連亡靈君王的麵都沒見到,就被他帳下刀斧手攔下。兩分鍾後,使者還是使者,可惜已經變成了亡靈的使者。自此,王朝終於知道自己再無退路,隻能放手一搏。卻終究是無法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