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精心策劃,索羅斯等炒家在七月底八月初開始大規模狙擊港元的行動。他們采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麵利用日元疲軟大肆散布人民幣要貶值的謠言,動搖投資者對港元的信心;另一方麵在外彙市場大手拋出投機性的港元沽盤,同時在股市拋售來壓低恒生指數,以及在恒指期貨市場累積大量淡倉,指望在彙市、股市和期市相關連的市場上大獲其利。在八月份,量子基金已累積40億美元的遠期港元沽盤,占未來遠期合約的六成。在特區政府入市幹預之前的19個交易日內,恒生指數急挫2000多點。
二、香港政府義無返顧,巨資入市激戰炒家
香港素稱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港府對市場的原則一向是“積極不幹預”,但麵對這種情況,不幹預等於坐以待斃,眼睜睜地看人從口袋裏拿錢也不能動彈。香港政府從8月14日起,連續在現貨和期貨市場同時與炒家搏殺,動用港幣近千億,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數,不僅要讓炒家在拋空八月期指的作業中無利可圖,更要使他們蝕本,知難而退。與過往僅推高隔夜拆息加大國際炒家沽貨成本的手法不同,在此次連續10個交易日的幹預行動中,港府在股市、期市、彙市同時介入,力圖構成一個立體的防衛網絡,令國際炒家無法施展其擅長的“聲東擊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體而言,港府方麵針對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點以下期指沽盤的現狀,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點的水平,同時做高8月期指結算價,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開兩者之間空檔。即便一些炒家想把倉單從8月轉至9月,也要為此付出幾百點的入場費,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體操作上,香港政府與國際炒家將主要戰場放在大藍籌股上,主要包括彙豐、香港電訊、長實等股票。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對恒生指數漲落舉足輕重。以彙豐為例,該股占恒生股指的權重達到30%,故成為多空必爭之股。
8月初,美國股市回落,日元彙率持續下跌,炒家們對香港發動新一輪大規模狙擊,恒生指數一路跌到6600多點。眼看國際炒家如意算盤再次告捷,港府卻突然出手,予以回擊。
8月5日,炒家們一天內拋售了200多億元港幣。香港金管局一反過去被動的做法,運用政府財政儲備如數吸納,將彙市穩定在7.75港元兌1美元的水平上,銀行同業拆息率隻上升了2%至3%,令炒家們大失所望。
6日,炒家又拋售港幣200多億元,金管局再出新招,不僅如數吸納,還將美元購進的港幣存放回銀行體係內,使銀行銀根寬鬆,維持穩定同業拆息率。
7日,港元狙擊戰與保衛戰進入第3天。國際炒家繼續拋售,金管局照例買進。港股維持在7000點以上大關。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當天表示:“我們絕對有能力與決心維持聯係彙率,我們一定做得到。”
10—13日四天,炒家們繼續拋售港元,在期貨市場的投機活動仍大量存在,但氣氛較上一星期有所緩和。港府按兵不同,正在秘密部署反擊計劃。
14日一開市,香港金管局首次動用外彙基金進入股市、期市,大量收進藍籌股票和期票,同時提高銀行隔夜拆息率,夾攻國際炒家,使其知難而退。市場估計當日約動用40億入市,恒生指數收盤於7224點,勁升564點,升幅達8.47%。當天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發表聲明說:“為打擊炒家操控市場的行為,我已經行使外彙基金條例給予我的權力,指示金管局動用外彙基金,在股票和期貨市場采取適當的相應行動。”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隨即發表的聲明中重申,“政府會一如以往,堅守不幹預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活動的政策,但在必要的情況下,即是當炒賣股票和期貨有明顯的關連的時候,政府有責任采取果斷措施減少市場混亂,我們的經濟是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才可快速完成調整。”香港政府長期以來堅持“積極不幹預”的自由港政策,因此當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通過當地電視媒介宣布該項舉措後,立即引起國際經濟界廣泛關注。
18日假後首個交易日,港府保留實力,指數窄幅波動,大市終微跌14點,以7210報收。
19日外彙基金繼續入市,大挾淡倉,指數攀升412點,以7622報收。
20日大市於高位7900點遇到初步阻力,而港府買盤亦稍為收斂,指數於7742報收,升120點。
21日外彙基金入市未見積極,八大外資亦於尾市聯手,使期指尾市狂瀉200點,指數當日回軟,以7527報收,跌215點。
8月24日,為了打破炒家壓迫恒生指數下降套利的計劃,港府重組實力,主動出擊,動用50億港元入市幹預。午市時分買盤突然瞬間中斷,結果股指迅即暴跌300點,兩分鍾後才被大手買盤重新拉回到7900點水平。當日恒生指數急升318點,收盤於7845點。
27日,8月份期貨結算前夕,特區政府擺出決戰姿態。雖然當天全球金融消息極壞,美國道瓊斯股指下挫217點,歐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麵臨嚴峻考驗。據市場人士說,港府一天注入約200億港元,將恒生指數穩托上升88點。為最後決戰打下基礎。
同日,國際炒家量子基金宣稱:港府必敗。投機香港市場的國際大炒家索羅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資策略師德魯肯米勒在接受CNBC電視台的訪談中,他首先承認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並說,由於香港經濟衰退,所以港府在彙市與股市對國際投資人發起的“戰爭”中,將以失敗告終。索羅斯雖然每次的動作都是大手筆,但從來不公開承認自己在攻擊某個貨幣,這種以某個公司或部分人的名義公開與一個政府下戰書,揚言要擊敗某個政府的事件聞所未聞、史無前例。
28日是期貨結算期限,炒家們手裏有大批期貨單子到期必須出手。若當天股市、彙市能穩定在高位或繼續突破,炒家們將損失數億甚至十多億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數百億港元就扔進大海。當天雙方交戰場麵之激烈遠比前一天驚心動魄。全天成交額達到創曆史紀錄的790億元港幣。港府全力頂住了國際投機者空前的拋售壓力,最後閉市時恒生指數為7829點,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揚了1169點,增幅達17.55%。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立即宣布: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香港股市和貨幣的戰鬥中,香港政府已經獲勝。港府還沒宣布到底在此役中賺了多少,香港報章的估計是16億港元。香港市場人士估計,港府在這兩星期托市行動中,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集中收購了香港幾大藍籌股公司的股票,預計港府目前持有相當於香港股市2100億美元總市值的4%股票,成為多家香港藍籌股公司的大股東。
29日為確保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在公平及有秩序的情況下進行交易,減少市場受到操控的機會,香港期貨交易所於29日推出三項新措施。即是:由8月31日開市起,對於持有一萬張以上恒指期貨合約的客戶,征收150%的特別按金,即每張恒指期貨合約按金由8萬港元調整為12萬港元;將大量持倉呈報要求由500張合約降至250張合約必須呈報;呈報時亦須向期交所呈報大量倉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終止扶盤行動後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場人士預期的少。恒生指數下滑554.70點,閉市報7257.04點,全場成交總值僅66億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曆史新高記錄790億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資者原本預測該指數可能大瀉15%。
9月1日,受美國股市狂瀉500多點的影響,全球股市普遍下挫。港股低開200點,早上初段下挫後逐步攀升,午市反複偏軟。恒生指數收報7062.47點,跌212.57點,跌幅為2.92%。成交62.05億元。
9月2日,受美國股市反彈的影響,港股高開200多點,早段反複向上後回穩,午市好淡爭持。恒生指數收報7355.67點,升293.20點,升幅為4.15%。成交58.03億港元。
三、香港政府初戰告捷,占盡地利把握勝機
香港政府雖然在金融市場取得初步勝利,但世界金融市場複雜異常。國際炒家狡猾貪婪,各種資本背景甚至政治背景交錯其間,加上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金融狀況整體趨於惡化,因此,在香港與國際炒家之間,戰鬥遠遠沒有結束。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炒家還有一部分力量沒有撤出去。比如據傳索羅斯將有一筆400億港元的遠期美電合約明年2月8日才到期,他與一些炒家將很多8月到期的合約已經轉到9月,看來保持香港金融市場穩定還麵臨相當艱巨的挑戰。
對九月份香港的彙市、股市、期市的形勢,完全有理由抱謹慎樂觀態度。雖然,國際大炒家並不善罷甘休,還在想方設法、尋暇覓隙的對各個相關連市場進行襲擊。但香港政府具備穩定市場的有利條件;相反,索羅斯等炒家將日益處於不利地位。
1、索羅斯等炒家騎虎難下
8月份港府斥巨資托市趕走不少中、小型對衝基金後,兩大炒家索羅斯及老虎基金仍死守香港戰場。對衝基金最惹市場矚目的炒賣貨幣及股市等策略性投資,卻絕少單頭進行,對衝基金之由來便是一個市場拋售之際會買另一個市場。索羅斯的一籃子組合內用以對衝香港沽盤的好倉虧蝕,現時在港的投資已近乎單頭(沒有對衝),為向基金投資者交待,必須在短時間內在港圖利,可惜至今難以達到目的,有利對衝基金的三大條件—賺息、短時間解決及流通量,目前都不存在。外彙交易商指出,索羅斯目前持有約40億美元的遠期港元沽盤,占總沽盤約一半,另老虎基金占約30億美元,這些投資目前均是蝕息。此外,港元久攻不破,令蝕息期拉長。所以索羅斯在香港投機麵臨日益嚴峻形勢。
2、香港政府在市場中已處有利地位
行政會議成員唐英年在接受《明報》訪問時非常樂觀地認為,港府已立於不敗之地,某種程度上已做了“莊”,可以承受市場慢慢回落。唐英年認為,公眾著眼於政府花了1000多億元入市,而沒有同時考慮到,政府雖則持有大批股票,但在上周五指數7800點時亦拋空了不少期指,可謂立於不敗之地,假設日後這些股票要蝕賣,但拉上補下“一來一回”還是不會虧本,絕非很多人的假想:“千多億納稅人的錢丟進大海裏。”
3、特區政府有決心、有能力抗擊操控市場的炒家,完成規範市場的工作,使市場在穩定、公平的環境下運作。香港政府已製定和正在製定一係列穩定市場的措施,已作好見招拆招的準備。
4、特區政府有中央政府作堅強後盾
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9月1日強調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障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金融自由,並且依法進行管理和監督,是屬於特區高度自治範圍內的事情。中央人民政府一貫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為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聯係彙率製所做的努力。
5、香港有豐厚的外彙儲備
近日,香港金管局公布,截至七月底香港的外彙儲備名列世界第三,達到九百六十五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香港豐厚的儲備,將為政府抗擊操控市場炒家提供了堅實的支援力量。
可以相信:有中央政府的一貫支持,有特區政府的強大儲備力量,有堅強的信心和運用得宜的各項策略,特區政府一定能夠排除萬難,克服險阻,贏得在金融市場進行穩定秩序的最後勝利。
四、國際輿論反應強烈,眾說紛紜尚未定論
香港政府為擊退國際炒家而進行的幹預活動由彙市擴展到股市之後,已引起不少爭論。讚成港府行動者固然不在少數,毀譽參半者亦有之,持反對意見者也大有其人。支持港府的,主要是本地中小投資者和商界人士,他們認為港府早就應該幹預。反對者的層麵也相當廣泛,包括許多跨國金融機構。例如,美資的摩根史丹利就發表報告,抨擊港府這次行動是“孤注一擲”,未必能夠成功,反而可能把香港人的血汗錢送給炒家,長此下去更會危及聯係彙率。反對者中還有一兩家素來標榜信奉自由市場原則的報章,以及一些教授學者;他們的論點無非是指香港政府入市開了幹預市場的惡例,後患無窮,更將損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嚇跑投資者。美國《華爾街日報》也以“香港犯大錯”為題指責港府幹預自由市場原則。
1、讚成者認為:香港政府的幹預行動是穩定香港金融市場的重大舉措
——港府幹預市場獲中央肯定
得悉香港特區政府近期展開對股市、期貨市場和彙市的幹預行動後,中國銀行行長王雪冰8月26日在澳門表示:“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對香港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香港特區政府和金管局采取一定的措施,會對香港的金融穩定帶來積極的影響。”外交部發言人9月1日在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強調,有關香港行政區的事務,中央政府始終尊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他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障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金融自由並且依法進行管理和監督,這是屬於特區高度自治範圍內的事情。中央人民政府一貫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為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聯係彙率製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