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後記(2 / 2)

後記山東魯北企業集團考察接下來的調研主要采取專題座談和個別訪談交叉進行的方式。專題座談是以小型會議的形式,就麵上問題和某些特定主題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的一種方法,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調研組對於需要深入了解的問題通過個別訪談,即同受訪者進行單獨、麵對麵地深入交談,來采集受訪者對某一問題的動機、態度、感受等深層次信息。與專題座談不同,個別訪談使受訪者由麵對麵地坐在一起座談討論改為背對背地獨立發表意見,有利於受訪者真實、自由地發表看法。

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及集團各成員企業、各部門為本次調研做了充分準備,參加座談和訪談的人員基本能夠全麵、客觀、真實地講情況、擺問題,調研組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和信息。調研組每2~3天利用晚間召開一次內部研討交流會,總結座談、訪談收獲和體會,理清思路,明確下一步調研領域和重點問題。

參加本次國情調研和書稿寫作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劉戒驕、時傑、聶孝紅、梁峰、周文斌;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馮久田、王文章;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華北銷售分公司朱迪;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勝利油田薛太明;北京大學藥學院劉歐。寫作分工如下:第一、二章,馮久田、聶孝紅;第五、十一章,聶孝紅;第三章,梁峰、周文斌、劉戒驕;第四章,劉戒驕;第九章,劉歐、梁峰;第七章第一節到第四節、第八章、第十二章,時傑;第七章第五節,朱迪、薛太明;第六、十章,王文章、時傑。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張其仔、李鋼、汪曉春參加了討論。在書稿的寫作過程中,作者參考和引用了魯北集團提供的書麵資料。

初稿完成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工作室主任黃群慧研究員,經濟管理出版社總編輯沈誌漁研究員、社長張世賢研究員等專家提出了意見。調研組赴魯北集團聽取了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和職能部門負責人的意見,並進行了補充調研。在充分吸納魯北集團方麵意見和審稿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作者對初稿進行了修改。最後,由我和王文章對全書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調研成果入選中國國情調研叢書,使調研組成員備受鞭策和鼓勵。限於我們的水平和對實際情況的了解,本次調研難免管窺蠡測,書中的偏頗和錯漏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