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情結(2 / 2)

張支雲說著,翻開他保存的那本資料說道:

“這本內部資料上影印了200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的一份公函,要求貴州省為警衛局‘代購老茅台酒200箱、珍酒150箱。’此外,還有中央機關事務管理局北戴河接待辦、省委辦公廳的公函,內容都是聯係將珍酒作為中警局、省委接待特供酒的。”

說到這裏,張支雲反問道:“這麼好的酒,這麼硬的牌子,為什麼不恢複?”

張支雲的一番話讓沈先東下定了決心。

“新珍酒的價格如何?”張支雲關切地問沈先東道。

“我們的酒跟茅台酒比差得了一半不?”申先東沒有正麵回答,反問道。 9q 應<

“您說哪裏話!哪裏差那麼遠,品質上就隻差那麼一點點。喝麻了就完全一個樣。這可不是秘密。” 9q 

“是呀,可我們的價格卻不到茅台酒的一半。不到一半的價格,接近茅台酒的品質,我想新珍酒會被市場接受的。新酒上市的時候,我給您老送幾瓶過來品品,讓您這個老顧問再提提意見。”

“如果是這樣的品質,絕對沒有問題!”張支雲的語氣很肯定。

“張老呀,以後還得您多出出主意。”申先東告辭的時候懇請道。

“沒有問題,我雖然退休了,可我們一家都是珍酒人呀。後輩好幾個都在珍酒廠。我相信,珍酒不會垮,因為酒好。隻要酒好,祖師爺就要給飯吃。”

“好!我回去以後就開始恢複真酒的生產。另外,今天記者來還有一層意思,想聽聽您老講講茅酒和珍酒的秘密。”

“茅酒的秘密太多了。我是一生茅台緣,半世珍酒情。珍酒和茅酒的淵源,我太清楚了。”提到茅酒和珍酒,張老總有說不完話題:

“解放以前,茅酒生產是沒有任何設備的,釀酒的工藝控製,就是憑眼睛看、手腳感覺、鼻子聞和嘴巴品來把握的。好的酒師會給酒坊帶來好的效益,所以酒師在酒坊裏很有權威,連掌櫃都要讓他三分。”

張支雲接著說道:“比如發酵,要控製酒曲溫度,沒有溫度計,就完全靠手掌和腳掌來感覺。最後出來的酒的度數,就靠看酒花。”

“酒花是什麼?”李昊不解地問道。

張支雲起身從廚房裏拿了兩個碗,在兩個碗內分別倒入一些酒,然後將一個碗內的酒倒入另一個碗內,酒麵上就形成了一串串氣泡,張老說,“這就是酒花,過去就是靠酒花的大小形態來判斷酒的度數。”

“真是神了!”李昊讚口不絕,接著問道:

“那個時候茅台酒的包裝封口用的是什麼?

“是豬尿包!”

“豬尿包?!”李昊驚奇地脫口而出。

張支雲解釋道:“那個時候沒有這麼多化學的東西,酒瓶密封就是用的豬尿包。包裝前先將豬尿包洗淨,然後吹漲曬幹待用。酒成品以後,把酒裝進土陶瓶裏,用鬆木塞塞好。然後再把曬幹的豬尿包用水一漂一搓,切成小塊在封口處包好紮緊,風幹後就密封得嚴嚴實實,也不比現在的塑料膜封口差。”張支雲喘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這就是老茅酒生產、包裝的一個小秘密。既然是小秘密,就不能說是大秘密。”

李昊又問道:“那個時候學徒拜師和現在一樣嗎?”

“不一樣。現在已經沒有拜師這個形式了。那個時候,拜酒師要舉行隆重的儀式,學釀酒會經常挨師父的打。解放後就不一樣,師生之間都是同事,重話都不好說。”

“您老的徒弟有多少?”9李昊想知道更多的秘密,繼續問道。

“說不清,帶過的學生有幾十個吧。”

“公私合營後,張老在茅台酒廠是車間技術負責人。他帶過好多學生,他的那些徒弟,都是茅台酒廠的骨幹。國家級品酒師、茅台酒廠副廠長李興發、汪華等都是張老的弟子,而今的茅台集團董事長季克良也是當年張支雲的手下。”申先東補充道。

聽完沈先東的補充,張老笑了笑,指著架子上的一件工藝品說道:“季董事長每年春節都來看我,這就是他送給我的……”

“季董事長每年都要來看望您?”李昊興奮地問道。

“是呀,老季總是忘不了我這個糟老頭。”

三個人聊了一會兒,申先東和李昊便告辭了。

到老廠長那裏討教以後,申先東便大張旗鼓地開始恢複了珍酒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