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第二語言詞彙習得研究(1 / 2)

淺析第二語言詞彙習得研究

語言研究

作者:劉碩

摘 要:21世紀以來,二語詞彙習得的研究如火如荼,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透析詞彙是如何習得的,基於什麼樣的理論習得,什麼樣的途徑是有助於二語詞彙習得的。

關鍵詞:二語詞彙習得;理論基礎;習得途徑

作者簡介:劉碩(1988-),女,湖南省長沙市,電子科技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1、引言

以前被忽視的二語詞彙習得如今一躍成為語言習得研究的核心。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分別於 1987 年和 1999 年發行了關於詞彙研究的兩期專刊,結束了詞彙研究被冷落的局麵。有學者(Lewis,1993)認為詞彙習得是二語習得的中心任務,詞彙作為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語言學習的各項能力都離不開詞彙知識的支撐,對語言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自上世界70年代以來,研究者們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證研究都做的比較成熟了(如: Laufer,2001;劉紹龍,2002;濮建忠,2000;張淑靜,2005等),這使得二語詞彙習得的研究變得更加有深度。從二語詞彙習得的研究成果來看,主要包括1)二語詞彙的附帶習得與學得;2)二語詞彙習得的策略研究;3)習得目標詞彙的廣度與深度研究;4)母語對二語詞彙習得的影響;5)基於語料庫的詞彙習得與本族語者的比較;6)詞塊教學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對象,目的和方法都各異,而本文主要從二語詞彙習得的理論基礎和習得途徑為出發點來討論國內外二語詞彙習得的相關研究。

2、詞彙習得及其理論基礎

什麼是詞彙?對的詞的概念定義各家說法不一。根據Ur(1996)和Lewis(1993)等人的觀點,所謂詞彙,不僅指字典上所列的單個的詞項,還應包括更大的範圍,如 詞彙 短 語(lexicalphrases/items)、成 語(idioms)等由多個語彙組成但表示整體意思的 “語段”(chunks或者multi-wordchunks)。他們認為,單詞不是一個個獨立的存在於認得大腦中的,而是以語段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人們在使用語言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一個單詞的簡單組合而是用整個語段來表達所要表達的思想。什麼叫習得一個詞彙?Jiang (2000)指出這樣的定義雖然沒有被明確地接受,但卻是許多二語詞彙習得實證性研究的工作定義( 如: Brown & Perry,1991)。另外許多學者默認( 如: 戴,2000) 習得了一個詞就是掌握其完備的知識。Laufer(1998)把詞彙知識分成三部分:基本應接性知識、受控製的知識和自由知識,後兩者又稱為運用性知識。詞彙知識係統十分複雜,涵蓋的內容之多,之深,之廣所以人在習得詞彙的時候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據Joe(1998)的看法,隻有已具較高水平普通詞彙的學習者、有社會閱曆和經驗且有相當語言水平者才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詞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