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德尊稱和友稱使用情況對比(1 / 3)

中德尊稱和友稱使用情況對比

語言研究

作者:周婷

摘 要:“您”和“你”這兩種稱呼對應的就是尊稱和友稱,德語中的Sie和du亦是如此。不過,因為語言的使用會受到其所身處的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所以這兩種意思一致的稱呼在具體的語境下的使用情況卻是不同的。文章通過從職場、親人朋友和日常生活三方麵著手,對比“您”和“你”在中德兩國使用上的異同。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儒家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尊稱;友稱;中國;德國;異同

[中圖分類號]:H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2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那麼語言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認為語言即是符號,語言符號的外在形式和發音與語言符號的內涵表達的意義就好比一張紙不可分割的兩麵。語言學者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把語言歸結為使用語言的人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人們用語言來標識和描繪對具體事物的看法。德國語言學家魏斯格貝爾(Leo Weisgerber)也認為語言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吸收和融化得以實現。語言也不是任意創造出來的, 每種語言都是帶有含義的語言單位的係統關聯。語言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會受到它所在的環境的影響,會打上這種環境的社會和文化的烙印。本文想通過對比中德兩國使用尊稱和友稱的情況,來剖析中國社會在稱呼這一細小方麵所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響。

“您”和“你”在德語中對應的分別是Sie 和du。雖然兩詞意思一致,您(Sie)表示一種尊敬,是尊稱,你(du)表示友好,是友稱,但兩者在中德兩種不同語言背景下,使用情況還是有所差異。例如,在中國,我們對祖父母會使用“您”,但在德國,人們和祖父母談話時用“你”。 那麼,“您”和“你”在具體運用時,在中德兩國之間會有哪些具體的異同點呢?這將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文章會從職場、家庭朋友和日常生活三個方麵來進行剖析。

根據德國權威字典杜登的解釋,Sie(Hflichkeitsanrede an eine Person oder mehrere Personen gleich welchen Geschlechts )是指對於一個或多個人的禮貌稱呼;du(Anrede an verwandte oder vertraute Personen und an Kinder, an Gott oder gttliche Wesenheiten, gelegentlich noch an Untergebene, personifizierend an Dinge und Abstrakta)指的是對親戚或者熟識的人、兒童、上帝或者神靈的稱呼,有時候也會用於下屬、擬人的東西和抽象概念。Sie(您)表達了一種距離。這種距離可以有不同的效果。相較於“你”來說,“您”顯得更恭敬和謹慎,同時也更正式、生硬。Du(你)表達了一種親密、友好。

1、“您”和“你”在職場中的運用

職場中,德國人用Sie的幾率要比用du的幾率更高。剛入職的同事,一開始都是用Sie。如果已經認識一段時間,並且彼此比較信任熟識了,一般會由年長的一方向年輕一方提出:“Lassen wir uns doch zum Du übergehen(讓我們用你稱呼吧)!”但在某些企業文化相對保守的公司,職員之間的相處會比較正式,平時說話都會用Sie(您)。中國人恐怕很難理解,在德國,有人坐在同一間辦公室長達30年,說話時還是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