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美術教育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解決此類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但並不是毫無規律可言,我認為:
首先,不要將美術設計剝離人文背景,僅熱衷單純的技工式訓練,容易導致美術課程脫離社會、曆史、人文、宗教,使之變的缺少內含。
再者,要注重美術鑒賞,並將作品加以人文背景進行理解,發掘其深刻內涵。
美術教育離不開人文、社會、自然和學科知識、技能的結合,如果你分離地看待美術,那你得到的永遠是片麵的美術,不是世界性綜合性的美術。當代的設計藝術為人類文明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設計出符合大眾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新穎作品。目前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狀況不佳,主要表現在:市場需求大量的高素質設計人才;在教育中缺少設計教育理論指導,沒有明確,教育的方向,教學方法應向設計教學實踐方麵改善。
目前我國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在人才培養目標,具體表現為:注重學生對技藝的培養,但缺乏理論教育;注重課堂教學忽視社會實踐,盲目的跟隨流行趨勢進行教育,在繼承以及創新方麵教育不足。因此,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培養有特色、兼具文化涵養方麵的教育措施才是需要重視的。隻有在文化內涵與設計技巧上的科學合理的安排課程,確定這一培養目標,藝術設計教學的從規模上適度,從能力與實踐要求上加強,隻有量與質的共同發展才能使藝術設計教育達到社會需求同規的現實,藝術設計教育才能真正地得以繁榮。
在藝術不斷發展進步中,當下美術教育教學與現代藝術之間出現脫節或滯後現象,美術教育中如能將現代藝術特點與獨特的理論概念融入教學將會是一個量與質的轉變。因此美術教育在教學中應當總結當代藝術和學生的精神世界的特點與共同點,在教學中與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相結合。更加合理的設計出適合當代學生接受多遠化信息的培養模式。
美術教育是人文教育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眾多美術學者也曾指出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教導學生有關藝術知識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諸多角色,其最關心的是藝術與人類生活經驗的相關性,今天的學生生活在一個文化多元且致力於公平正義的民主社會裏,藝術教育的課程應該反映出由不同族群創造的藝術的意義。藝術教育具有致力於文化之間了解的道德責任,因為它包含不同文化人們生活中的價值觀和意義的運作方式。文化人類學家將視覺藝術定義為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體現,且傳承維持該文化理念與價值觀。實施多元化文化的教師應該對學理和知識具有熱情,有必要的知識、態度、技能和文化敏感度,能尊重不同的文化,即以學生為核心,相信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接受、學習,對學生有高度期待,慎重選課程與教學內容且課程內容是建立在學生所屬文化群體的經驗及生命故事上,建立教室的分享氣氛,運用合作學習技巧,鼓勵學生合作學習,並能以多元及多麵向的方式來評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