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原則(2 / 2)

三、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原則

1.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這裏實際,一方麵指漢語語法,另一方麵指學習者的基本情況。漢語的表達是以主題為中心的,所以表達方式具有多變性和靈活性。例如,同一樣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分別用“被字句”、“把字句”和主謂句表達出來。“張三被李四推到了”、“李四把張三推到了”、“李四推到了張三”同一個主題,不同的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中結合實際的語境幫助學生理解具體的情況來區分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另外,漢語的口語中存在著大量的省略的表達,如果不結合具體的語境,就會產生歧義,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此外,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了解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水平、表達習慣等等,在具體的講解過程中,舉例不僅要符合貼近學生的生活,準確生動便於理解,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其思維習慣。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客觀的滿足學生的需求。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語法是對言語係統的係統化、抽象化的概況。但是語法教學不能過於抽象和理論化,那樣就會導致教學的單調乏味,給學生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多樣化教學。另外,教師還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例如,歐美國家的學生比較活躍,而亞洲學生傾向於安靜;有的學生信仰伊斯蘭教,有的則是基督教徒或佛教教徒;有的學生母語有漢字詞便於理解漢語詞彙,有的學生母語則屬於拚音文字係統;有的學生愛好廣泛接受能力比較強,有的學生則性格內向積極性不高;等等。學生的這些基本信息,是教師從教的基本切入點,教師隻有充分了解了所授學生的所有情況,才能根據需要選擇出貼合他們學習和生活的事例來融入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

3.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

語法是對人們平時用語規則的總結,是源於生活的。所以,語法的教學也要聯係實際生活情況,不能脫離語言使用的具體環境。理論聯係實際就是要把對外漢語的語法與具體語境相結合,融入生活。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語法教學的各個階段,從導入、講解,再到練習、布置作業,都不能遠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以及文化背景。這樣才能避免語法知識淩駕於生活之上而成為一副空架子。另一方麵,也能使學生更準確的理解語法點的用法和使用環境,從而獲得語言使用和操作能力,提升語言交際能力。

結語:

語法教學在對外漢語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語法對於學生來說既是一項基本要求,也是一項高標準要求。語法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所以語法教學首先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然後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再做到理論聯係實際,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盧福波.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M].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4.

[2]呂文華.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M].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999.

[3]楊麗姣. 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再探討[J].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第34卷第6期,2002.11

[4]趙金銘.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三個階段及其教學主旨[J]. 世界語文教學,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