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曆史教學中美育功能的實踐(1 / 2)

淺談曆史教學中美育功能的實踐

教育論叢

作者:翟興豔

摘 要:在曆史教學中實施美育,教師應善於從曆史知識中把握審美因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使其感受愉快,自由舒暢,在快樂中接受美的教育,這應該是曆史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通過曆史課本中的美育實踐教學,能夠幫助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利於促進中學生的科學世界觀的形成。中學生是構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線建設者,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和對美好事物的認識程度直接關係到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繁榮富強,關係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加強曆史教學中美育功能的實踐至關重要。

關鍵詞:曆史教學;美育功能;審美情趣

[中圖分類號]:G6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一、積極引導思維,樹立正確的曆史審美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地實時轉變教育思想,以全新的人才意識和實踐探索精神配合國家人才戰略。曆史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改革傳統教學方式,科學構建以提高曆史實踐思維分析能力為主體地位的教學環境,以提高曆史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中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審美觀,是完成曆史教學不可回避的世界觀的組成要素,中學曆史教學的重點就是要以全班學生為主體,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綜合素質,力求鞏固好每一個學生的曆史知識基礎,在強化實踐應用中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在曆史知識應用方麵的技能,在鞏固曆史知識的同時提高曆史發展觀與實踐分析判斷能力,激發差生學習曆史的興趣,培養優秀學生的探索精神,盡量減少同學之間的差距,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理想。在某種程度上理解因材施教就是為了全麵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要為每個學生都創造適合自身發展的不同程度的教學實踐環境,通過不同方式的引導與支持,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曆史知識潛能,最終實現在曆史教學中全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二、優化教學氛圍,激發學習曆史知識的興趣

課堂教學是美育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學生美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在曆史教學中,經常結合我校的藝術特色,采用講故事、同時極力拓寬本節課涉及的多方麵知識。在中學曆史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曆史的興趣,提高學習曆史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以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並且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曆史觀察能力。教師要善於啟發誘導,巧妙提出問題、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曆史知識智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曆史教學中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貫穿到教學全過程。素質教育的實現來源於實踐,曆史教學的目的是在傳授曆史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運用曆史發展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曆史課本知識的學習和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培養每一個學生良好的被曆史實踐證明成功的科學行為方式,並把這些實踐經驗轉化為曆史判斷力。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重現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在循序漸進培養學生運用曆史知識和規律的習慣,增強應用曆史知識的意識,提高運用曆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最關鍵的一項任務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盡可能選編一些有利於鞏固知識的問題,在興趣的激發下對學生進行運用曆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化訓練,從學生最熟悉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曆史發展規律,在科技進步與市場經濟結合中發現有曆史價值的問題,然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曆史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夯實曆史基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水平,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