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審美能力在塗鴉訓練中的發展
教育論叢
作者:王莉潔
摘 要:小班幼兒的塗鴉之作,對於其今後的審美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經過長期的發展和訓練,在塗鴉過程中,幼兒的審美能力、對於周圍事物的評判觀點,都會有所進步,進而為其塗鴉及審美的發展,打下基礎。小班幼兒審美能力,在塗鴉訓練中,隨著其對於自身的手眼、肌肉協調能力的增加,而日趨完善和發展,因而,在小班幼兒的審美能力的發展過程中,塗鴉訓練是十分有意義的。
關鍵詞:小班;幼兒;審美能力;塗鴉訓練;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引言
幼兒繪畫,是我國幼兒藝術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對於幼兒的智力發展、感知能力的提升、審美能力的提升、經驗的獲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加強對於小班幼兒審美藝術意識的培養,對於幼兒今後的發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當前,人們對於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塗鴉訓練中的發展,給予了較高的關注,以保證幼兒的審美能力的提升,是有保證的[1]。
一、小班幼兒塗鴉的特點
小班幼兒,是塗鴉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幼兒的感覺、知覺、動作的靈活性,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生活範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具備了一定條件的手腳探索能力;在這一時期,幼兒開始使用自己能夠操控的東西,進行恰當的、符合其自身發展需要的操作訓練,以滿足自己的動手能力,他們開始使用自己能夠運用的東西,例如,鉛筆、蠟筆等,在桌子上、牆上,進行塗抹,以滿足自己的某種心理樂趣。塗鴉對於這個時期的幼兒而言,是十分有意義的,既是一種遊戲的方式,同時又是一種衝動和欲望的滿足,因而,他們會無數次的重複這個創作活動。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年齡段為2-4周歲的幼兒的塗鴉,區分為經線塗鴉、未分化塗鴉、命名塗鴉、圓形塗鴉等四個階段。
(1)經線塗鴉階段
經線塗鴉階段,是這樣一個階段,隨著幼兒塗鴉練習次數的增加,其所具備的基本的繪畫能力,已經展現出來,手臂的靈活性、協調性、控製能力,也已經達到了基本的平衡,因而,在塗鴉的過程中,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用能力,其所創造的塗鴉作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一定的思想內涵,不再是沒有條理性的亂塗亂畫,出現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線條、近似圖形等。
(2)未分化塗鴉階段
幼兒塗鴉的初期,由於其生理發育尚不成熟,大腦皮層未發育完善,因而,在進行塗鴉的過程中,並沒有明確的創作目的和創作計劃,隻是一種簡單地使用自己能夠掌握和控製的東西,進行隨意的創作;而這一時期的幼兒,由於其手臂肌肉沒有完全發育,因而在塗鴉的過程中,並不能夠很好的協調各個肌肉組織間的相互協同作用,手眼的控製和協同配合能力不強,因而,這一時期的塗鴉作品,沒有任何的條理性,隻是一種胡亂的繪畫。
(3)命名塗鴉階段
命名塗鴉階段,是幼兒的塗鴉階段發展較為成熟的階段,是一種近乎完善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幼兒的塗鴉能力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於周圍事物的觀察和理解,並將這樣的理解,貫徹於實際的塗鴉創作中[2]。
(4)圓形塗鴉階段
圓形塗鴉,是幼兒在經過了反複的訓練之後,所達到的能夠隨意使用自身的手臂、肌肉組織的能力,它是幼兒塗鴉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幼兒塗鴉在經線塗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因而,能夠獲得較為成熟的發展理念。圓形塗鴉,是幼兒的手臂控製能力逐漸增強的表現,它是幼兒帶著信心去嚐試新的複雜動作的一個良好開端,因而,在幼兒塗鴉繪畫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裏的圓形,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圓形,而是一種類似於圓形的圖形,諸如,橢圓、多邊形、三角形等,都可以被界定為這裏的圓形意義概念範圍之內。該類圓形,並沒有確定的出現標準,它可以隨機出現,因而,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預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