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小天門陣(上)(1 / 2)

“在藏經閣見到《三垣明照經》恰好也是引星入體的法門,於是便選了此法修行。”李長安答道。

齊皓月搖了搖頭,“三垣星圖,宗中隻餘其一,你選這一門功法難以後繼,不過也罷,縱使你將天市圖修到圓滿而進入瓶頸,隻修蟄龍功亦能繼續修行。”

李長安問:“師尊可知道其餘兩幅星圖去向何處?弟子在藏經閣中找尋了前人筆記,也沒見到線索。”

李長安本沒抱什麼希望,齊皓月卻笑了笑:“知道,散失的兩星圖中,紫薇圖就在天劍門手中,不過天劍門主這人心胸狹窄,要從他手中求得紫薇圖一觀?不大可能。”

他頓了頓,又說:“至於剩下的太微星圖,縱使知道去向也無法取回”說著齊皓月臉上湧起悵然之色,揮了揮手道:“且先回去吧,既然你要練《三垣明照經》,今夜子時到朝劍崖上尋我。”

李長安應聲告退,出清宸宮。

出清宸宮後,李長安來到藏經閣,恰好姬璿也在此,見到李長安,便給了他一本陣書道:

“師尊讓咱們演練的就是此陣,師弟你還沒入門的時候天門陣五禦還湊不齊,如今卻是剛好。”

陣書是《小天門陣》,共計五卷,六十二頁,八萬六千四百二十三字,其中內容是關於小天門陣的戰法定式與步法定式。

將陣書交給李長安後,姬璿離去,李長安把陣書帶回葬劍穀。

當日下午,他在葬劍池便一手掬起池水洗滌青岩上的劍器,一手便捧卷閱讀。

要說起天門陣,在道門中可謂無人不知,來曆要追溯到五百年前。

五百年前道門與大承國血戰,當時的道門中,修行人雖然自身實力高強,但麵對井然有序的兵陣,一身實力甚至發揮不出三成,於是便也結陣與大承兵士交戰。隻是當時,道門雖有諸多陣法,卻都不適合戰陣殺伐。陣法大致能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法器布陣後,便能自行發揮效用,如迷陣困陣之類,然而這類陣法被軍中武者血氣一衝,便幾乎發揮不出多少功效。

第二類則與軍中戰陣相似,也是以人成陣而非用法器布陣,由兩人或多人配合結成,如兩儀、三才、七星之類。隻是往日道門使用這些陣法,多是用在齋醮當中,為輔助道術而使用,亦不適合戰陣殺伐。

道門之中能人異士極多,精通兵法者不計其數,五百年前,眾修行人便彙集眾人之智,結合兵法與奇門遁甲,創造出了天門陣。

兵營之中常常一班五人便是一小陣,一都百人是中陣,一營五百人是大陣,而天門陣亦有小中大之分,其中小陣分為五禦,五禦裏居中位者統籌大局,其餘四位分主攻、守、擾、壓。小陣合為中陣,中陣合為大陣,便有千變萬化。

縱使小天門陣中,五禦也有無窮變化,不同宗門中五禦名稱不同,是當時與大承交戰為混淆地方視聽而導致,有時候修行人將五禦用八竿子打不著的一些星名代稱,天象學本就晦澀,大承國武者對此有研究的少之又少,這樣一來修行人就算對敵時在大承武士麵前大喊“貪狼攻天璿星位”對方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