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事件中暴露了政府官員危機公關中的一種普遍心態:恐懼輿論,覺得危機公關就是信息控製,把自己放在和民眾的對立麵,進而封鎖信息控製輿論,使得民眾表達意見渠道受阻和政府信息不透明。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應對危機不是靠封鎖信息就能解決的。“寧波PX事件”在發生之初便應通過合理有效的渠道了解民意,疏導民憤而不是利用封鎖消息控製輿論來激起更大的民怨。
3、對“雷政富事件”的及時合理應對
網絡反腐中影響較大的“雷政富事件”便是新浪微博實名檢舉的一起官員腐敗事件。有關事件主角“雷政富”的微博搜索量為2,117,760,“微博反腐”搜索量為3,425,769,遠遠超過時政熱點“釣魚島爭端”,也高過微博熱點事件“郭美美事件”。
2012年11月20日23時許微博認證為“資深調查記者”的紀許光微博爆料稱“正廳級幹部被指道德淪喪,包養情婦,並與之淫亂遭偷拍。”11月21日紀許光幾乎每小時發一條微博來質疑重慶市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濫用職權、以權謀私,並發出視頻截圖希望有關部門驗證視頻源的準確性。11月23日,重慶市委研究決定,免去雷政富同誌北碚區區委書記職務,並對其立案調查。”⑤11月25日,重慶市紀委宣布,市紀委調查組正深入開展工作,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有網友稱,63個小時,一個正廳級幹部被微博秒殺。
在此次微博反腐的輿情應對上,重慶市相關部門的反應及時而有章法。首先,主動而快速關注事件而不是遮遮掩掩。紀許光爆出雷政富事件的第一條微博是在20日23時許,15小時後政府官方微博即作出回應有效遏製了網民對政務係統種種質疑的蔓延。在此後的數十小時內不論從紀許光的微博還是重慶相關部門的政務微博,都可以看出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調查處理雷政富事件的態度和行動。雖然此次事件性質惡劣,但這種快速、主動而公開的處理方式並沒有使政府因個人腐敗而遭受信任危機。
其次,合理利用微博實現網絡與現實合力解決問題。微博反腐雖然越來越重要但還是要通過法製製度的啟動才能真正按照程序展開。重慶市紀委在調查事件過程中主動聯係微博爆料人並邀請爆料人前往重慶協助調查,啟動司法程序對爆料人提出的證據一一審核分析。重慶市紀委對這起微博反腐事件的處理並不是一味的依靠微博爆料更不是迎合民意而是合理結合了微博反腐與法製反腐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政務微博輿情應對策略
1、利用微博化解質疑
微博引發的風波,理應通過微博的方式進行解決。“郭美美事件”應對之初,中國紅十字會應第一時間在事件發生的新浪微博認證注冊官方微博。第一時間官方微博的認證能給網民以積極應對的印象,微博的即時性與互動性也能為紅十字會及時粉碎質疑提供更便捷的渠道。這與通過傳統的聲明與情況通報會的方式進行發布新聞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2、增強民眾參與性,拒絕刪帖與屏蔽
PX這樣的重化工項目,不隻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而是關係當地民眾利益的重大公共事務。但當地民眾對這個項目並不了解和信息的片麵化使得民眾主觀上形成對該項目的排斥。因此,這樣的項目理應從立項的那一刻起,就全程公開,讓民眾全程參與。既要讓當地的媒體充分報道,也要讓當地民眾充分討論。如此,民眾才會對PX項目形成客觀的認識。
新媒體時代, “刪帖刪不去質疑,屏蔽帶不來澄清”。在應對危機時政府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信息透明,消除質疑,應該通過合理的渠道公布信息進行輿論引導,民意如水疏勝於堵。這點可以通過政府部門及政府官員開通認證微博,發布合理的信息及與網民互動來實現。如針對PX事件組織微訪談讓大家暢所欲言,既可收集民意也可適時引導輿論。
3、快速、公開、主動應對輿情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網絡環境透明,在此條件下產生的輿情必應以主動的態度予以應對。“郭美美事件”與“寧波PX事件”中,相應機關部門因在輿情應對過程中一味遮掩,信息公布拖遝不詳,造成輿情引導失利,相反重慶市紀委所處理的“雷政富事件”雖是惡劣的貪腐事件但其用主動、快速、公開的應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1級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