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係統指導學生寫作,打造高考高分作文(1 / 2)

係統指導學生寫作,打造高考高分作文

寫作論壇

作者:李彥君

【摘 要】

語文教學素來有“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的說法,作文之於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反觀現實,在高考升學的重壓下,教師教學存在較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重複性,學生搜腸刮肚寫出的作文缺乏靈性與個性,教學成效微乎其微。通過對高三語文作文有效性教學的嚐試,筆者發現,在作文教學中實行係統指導、麵批一對一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打造高分作文。

【關鍵詞】

高考作文 現狀 係統指導 麵批

一、當前高考作文寫作的現狀

在高考升學的重壓下,教師按照學科教學任務安排寫作,不論選題還是訓練目標都存在較大的盲目性、隨意性與重複性;學生僅僅為了完成任務應付考試而搜腸刮肚硬著頭皮去寫,寫出的文章呆板、生硬、虛假且缺少靈氣;講評時教師一一數說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學生聽之忘之,成效甚微,等等。這種境況直接導致我們的作文課單調枯燥、乏味無趣,作文教學呈現雜亂無序的態勢,與其“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宗旨漸行漸遠。

(一)學生方麵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審題意識。新材料作文這一作文形式的采用,於學生來說寫作的範圍的確是廣了,但審題的難度卻也比前幾年的“引導語+命題”的作文形式提高了。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忽略了“審題”這一環節或者壓根不懂得如何去審題,往往是拿到題目之後匆匆掃一眼材料就開始動筆寫,結果是材料沒弄清,題意沒弄懂,寫出來的作文常常遊離於材料主旨之外,更別說符合題目要求的了。

2.缺乏謀篇布局的意識。高考作文考試說明要求,一等文需“結構嚴謹”,二等文需“結構完整”。不管是“結構嚴謹”還是“結構完整”,都要求學生在行文過程中,要注意用來證明觀點的材料和所被證明的觀點之間要有嚴密可推的因果關係,簡而言之就是作文內部結構層次要清晰有條理。然而,不少學生對結構的認識卻隻是停留在“隻要寫夠字數就可以”,謀篇布局的意識嚴重缺失。下筆前既沒有整體的謀劃,不怪乎文章的結構不夠嚴謹。

3.論證方法單一,舉例論證一枝獨秀。學生在作文中普遍采用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不是因為這種方法比之其他的論證方法有多大的優勢,而是方便學生湊足800字,達到題目要求的字數。既是以此為出發點,對於素材的選取自然也就不夠用心,選取的事例也多是老掉牙的名人事例,缺乏新意。

(二)教師方麵的問題。

1.多數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基本還是采用“學生寫——老師評”的教學方式,大多隻是就題論題,缺少係統的理論指導。一些老師雖也在平時的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了一些開頭、結尾的方法,但因過於零散、不成體係,最終沒有被學生重視。

2.許多老師在作文評講時針對的是整個學生群體共同反映出來的典型性問題,這樣的評講看似全麵實則籠統,於多數學生而言,往往是聽了評講之後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症結所在,下次的作文還是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二、係統指導學生寫作,打造高考高分作文的策略

針對這種現狀,筆者對高三作文的有效性教學作了一些嚐試, 若想情況得到改善,學生和老師均能在作文訓練中實現減負增能,幫助學生打造高分作文,筆者認為,需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係統訓練,實施有效教學。具體而言,包含以下幾個方麵:

(一)整體規劃,係統指導。

多年來,語文教師習慣了作文指導課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學生作文水平提高有無我們已經無法駕馭,僅僅是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低效那是必然的。針對此種現象,教師要做的是要製定明確的教學計劃,對整一學年的作文指導課做整體規劃,對學生進行係統指導。作為高考備考最關鍵的一年,高三語文教師可在學年初期就根據考試中最常出現的兩種文體記敘文和議論文分別進行係統指導,每次作文隻解決一個問題,突出一個重點,如“點題扣題”“論據和論點相結合”“記敘議論文體之分”“因果論證和假設論證”等,當然在具體操作時也不能想到哪就開始指導哪,可就文體係列、題材係列、技法係列等對作文教學做一個較為係統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