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現習作源泉,抓住寫作契機(2 / 2)

“老師,不能從樓上往下扔東西,很不文明哦!”有人大聲喊道。

“請您將它包起來,放進垃圾桶裏。”陳鵬跑到我身旁,遞給我一張手紙。

賀文星的臉紅得像個大蘋果。

……

我靈機一動:“同學們,這節作文課,就請你們以‘蘋果’為主題,將剛才的發生的事寫下來,一定能寫出有意思的作文來,好嗎?”

課堂頓時安靜下來,隻能聽到沙沙的寫字聲。就連平時一遇到寫作文就抓耳撓腮的段元苗也在奮筆疾書。

二十分之後,一篇篇佳作誕生了。

劉新雨:……陳鵬幫助老師洗蘋果,我就知道不懷好意,一定是想占為己有,果然不出所料,你看,老師一客氣,沒想到卻正中下懷,弄得老師進退兩難,還好,有了段越的拔刀相助,才讓蘋果物歸原主。陳鵬,我想對你說:“你是不是有點自私哦!”《勇“鬥”蘋果》

閆 玲:……陳鵬並不是真的想要老師蘋果,而是想和老師開一個玩笑而已,平時他愛開玩笑,同學們把他當成“活寶”,有時候會搞點新鮮事吧!你看,他是我們少先隊的督查員,知道壞境衛生的重要,告訴我們大家不可隨意亂丟垃圾……《兩個蘋果的故事》

段元苗:……老師讓陳鵬去洗蘋果,陳鵬洗完後,心想,多麼香脆的蘋果呀,要是屬於我自己的多好呀。這時腦海裏有無數個小人都在說:“你吃吧,沒關係的,老師一定能理解,不就是一個蘋果嗎,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陳鵬拿著洗好的蘋果,走過從水龍頭到教室這段雖短卻長的路,陳鵬,你抵住誘惑,你是好樣的……《拒絕“蘋果”誘惑》

楊洪岩:……閆玲的奶奶讓她帶個大蘋果給老師,閆玲認為小的好,小的甜,沒想到,老師吃時才發現是一個爛蘋果,但看得出來,老師吃到爛蘋果時看似苦在臉上,實則甜在心裏……《大蘋果與小蘋果》

這節課沒有巧妙的預設,沒有精雕細琢,但孩子們的表達酣暢淋漓,作文精彩紛呈,讓我很有感觸。

首先,生活是作文的基石。生活即作文,因為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即生活,因為作文表達生活。可以說,生活的範圍有多廣,作文的天地就有多寬。一個人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隻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是很難有寫作靈感的,碰到寫作隻能是下筆無言,搜腸刮肚。

其次,體驗是作文的內核。體驗即“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引導孩子們真正融於生活,從而獲得豐富的體驗。讓孩子對事物,對情景,對生活有個人真切的體驗,就會產生豐富的感受、認知和情意,就會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我們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體驗,為孩子們的作文鋪路搭橋,導航引路!

最後,點燃是作文的關鍵。孩子們關注了生活,獲得了豐富體驗,就會產生寫作的衝動,此時需要教師進一步點燃寫作熱情,激發孩子們將所思、所想、所感傾注於筆端,當一篇篇“作品”問世後,孩子們會再次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成功的體驗如一粒種子,悄然地種在了孩子的心田上。

(注:此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洪澤湖鄉土習作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批批號為D/2013/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