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養小學生審題,確定中心的能力
審題與確定中心是作文的第一步,要學生能從題目中準確地找出限定的習作範圍和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分析課題時就要訓練學生審題的能力。例如教學《聰明的阿凡提》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題目:1.這篇文章寫的是誰?2.“的”字在題目中有什麼作用?3.從題目看這篇文章是用第幾人稱寫的?又如,習作《我最喜歡的職業》,引導學生分析題意:1.職業是誰最喜歡的?2.中心詞是哪一個?3.“的”字是對哪個詞的修飾和限製?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就能明確“職業”“限定了寫作的範圍,“我最喜歡的”是題眼,是題目的關鍵,是寫作的重點和中心,要求說明最喜歡這一職業的具體原因,使讀者明確寫作意圖,從而培養學生審題,確定中心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的能力
小學生搜集、積累的作文素材包羅萬象,要引導他們進行分類整理,習作運用時恰當的選擇,否則小學生容易亂套濫用、東拉西扯,使文章中心不明確。我們的教師要求小學生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做到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思想健康。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啟發學生按作文題目的要求,圍繞所要表達的中心,從積累的作文素材中篩選真實、 有意義的材料,有計劃地安排哪些材料先寫,哪些材料後寫,哪些材料詳寫,哪些材料略寫。學生具備了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的能力,習作就能達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五、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
好文章是從修改中得來的,因此教師做好對學生的作文評改,更要鼓勵學生自評自改作文。小學生習作,初稿完成以後,覺得完成了任務,至於文章能否否達到了習作的訓練要求,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如何進行修改,自己心中沒有想法。其實,“改”的過程既是完善“作”的過程,又是對生活的深化認識過程。要使學生改好自己的作文,就必須引導學生逐詞逐句對照習作要求進行檢查,做到精益求精。啟發學生認真逐句、逐段閱讀 ,從讀中發存在的問題。如,文中的標點符號的使用是非正確,有沒有錯別字現象,句子是否通順無語病,條理是否清楚 。通過修改自己的作文,使文章符合習作的要求。這樣著力培養學生“改”的能力 。評改時,也可以指導學生分小組互相評價討論,找出問題共同修改,在修改過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逐步提高習作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歸納起來就是要多讀、多觀察、多練筆。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需要教者持之以恒加以指導;更需要學生形成愛好,學會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