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角中,我們會提供不同的閱讀材料,供幼兒閱讀,並根據難易程度進行編星,一顆星代表簡單,二顆星代表複雜,三課星表達最複雜,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理解的程度進行選擇,在區域活動時間裏還可以和小夥伴一起交流分享,同時我們還提供很多便簽紙,幼兒若發現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畫標記或者是圖畫的方式將自己的困惑記下來,方便老師或者是同伴的解答。
三、在區域活動中支持語言交流活動生動性
《綱要》指出“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區域活動是幼兒主動的活動,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材料,積極的操作,並能在這種寬鬆自由的開放性學習環境中,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獲得新知。它可以建構屬於每個幼兒自己的認知結構,讓幼兒的學習逐漸趨於“最近發展區”。因此,教師要創設多樣化的區域語言交流平台,支持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積極的語言交流活動,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1)教師支持“新聞播報台”活動
班級區域中創設了一個新聞播報台,配有話筒,幼兒可以模擬新聞主持人的樣子,將每天聽到或者知道的新聞、天氣等,在談話活動中進行播報,從而提高幼兒掌握信息的能力、大膽表現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教師支持“小小故事王”活動
班級區域活動中布置一個小舞台,裏麵有各種動物的頭飾、服裝、手偶、道具等,幼兒可以將聽到,學會的故事通過表演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既可以鍛煉幼兒自信心,又能提高幼兒語言完整講訴能力,促進孩子之間的交流互動。
(3)教師支持“心情茶語會”活動
為了更好的發揮幼兒語言交流的生動性、自然性,教師在每天幼兒喝水的時間裏,讓孩子像成人一樣,邊喝茶,邊交流自己的心情以及見聞,或者是布置一個話題討論,讓孩子自由的交流和表達。
【結 語】
兒童是積極的、有創造力的建構主體,他們的學習活動是由內在意圖啟動的。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性,創設適合幼兒語言發展的區域活動,提供適宜性的區域,幫助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提高語言能力,積極搭建交流的平台,促進幼兒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讓孩子在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並能喜歡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S】.2011(3)
【2】張軍.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D】.2011(9)
【3】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