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問題,增強學生批判意識
社會是作文靈感的來源。生活中時政、熱點問題很多,學生隻要放眼世界,關注社會,自然就能寫出自己的內心體驗。培養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生活,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點。高中作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就在於,學生整日呆在學校,對外界的情況不熟悉,對國內外熱點時事缺乏關注,作文內容也就顯得空洞無物。要想治標兼治本,就要從問題的根源入手,就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麵,鼓勵學生關注天下大事,並對其要有自己的看法與思考。青年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一定要在學生時代就讓他們養成關注社會關心生活的良好習慣,鍛煉出明銳的觀察力與思考力,從而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與正確的批判精神,例如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報道十八大以來的全國反腐行動,盤點落馬的各種省部級高官,為學生提供了寫作材料,並形成話題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與思考,某同學運用反諷的手法寫出名為《“希爾頓”酒店奇遇記——王局長日記》的文章,該同學用全新的形式寫出的作品,不但體現了自己的寫作水平,也鍛煉了自己的批判精神。
四、培養學生良好文風,作文大膽說心裏話
新時期的高中生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無畏的氣魄,才能對傳統寫作的條條框框發起挑戰。古人有“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學生的作文應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不能讓人看到開頭就知道結尾,一眼便看到底,也不能盡是老生常談的東西,很多學生無話可說就套話連篇,盡寫些“假大空”,讀之讓人味同嚼蠟,還有的學生喜歡堆砌一些華麗的語言修飾,就像古代的“駢文”,語言華麗,卻缺乏內容,要避免出現這種辭藻華麗卻浮誇虛無的文風。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是很豐富的,關鍵就在於教師能否巧妙的引導和激發,讓他們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實實在在的東西。例如在進行“母愛”話題作文的教學時,可以引用唐代詩人孟郊的名篇《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引導學生對母愛進行思考,追憶自己和母親的日常點點滴滴,同時播放滿文軍的歌曲《懂你》,讓學生感受到濃烈的親情與母愛。真情實感都迸發出來了,作文自然就寫出了心裏話,寫出了內心體驗。
總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對於農村學生來說,要培養他們觀察生活的習慣,並對生活進行思考。這樣,才能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才能表達出真實的內心體驗。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並豐富自己的情感,促進全麵發展。
【參考文獻】
【1】施靜.高中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和應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0(32)
【2】魏占峰.真實的寫作:作文教學改革的根本出路【J】.中學教學參考,2012(02)
【3】黃雪龍.注重情感體驗,構建生成課堂【J】.新課程(教研),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