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也“藝術”
教苑“新”風
作者:錢潔娟
【摘 要】
在班級管理中,批評是班主任進行思想教育的常規武器,合理的批評可以幫助學生認識錯誤並端正自己的行為。本文立足小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從化消極批評為積極評價、化嚴肅批評為得體幽默、化直白說教為藝術激勵,三方麵論述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批評藝術,以期能掌握好批評的火候,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
小學生 班級管理 批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然而如今的小學生,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耳邊聽慣了讚譽之聲,導致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如果教師不能掌握好批評的火候,暴風驟雨般的訓斥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會適得其反。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僅要有直言指正的魄力,也要有合理批評的婉言藝術,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麼在班級日常管理事務中,班主任該如何把握好批評的藝術,使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又能達到真正的教書育人的目的呢?筆者從如下幾方麵展開了有益的探索:
一、化消極批評為積極評價
小學生由於年齡的原因,自控能力較弱,常常會做出一些令人頭痛的錯事,甚至有的較頑皮的學生是屢教不改,而班級管理瑣事繁多,麵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常常會難以克製的痛罵一頓或是采取一些消極的懲罰措施。然而這樣的方法過後,常常是看到被猛批一頓的學生依然是故伎重演。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會顧此失彼,應接不暇呢?筆者認為,班主任不妨變大動肝火為泰然冷靜,變消極處理為積極評價,反而能讓學生敞開心扉、誠心接受。
以筆者所管理的班級為例,由於筆者化消極批評為積極評價,反而更能讓學生接受。在平時課間我細心留意,一一記錄下每位學生的品德表現,班長、學習委員等自控能力比較強的班幹部也成為了我的“偵查員”,跟我一起記錄下班級中的精彩瞬間和不良現象,如:誰愛亂扔垃圾,誰見到垃圾就撿起;誰愛追著跑鬧,誰能文明遊戲;誰能保持桌椅、學習用品擺放整齊,誰總是桌歪椅斜、學習用具一塌糊塗……並在班級中及時大張旗鼓的表揚這些做的好的學生,主動撿起垃圾的可評選為“衛生少年”,做到文明遊戲的可讚譽為“紳士少年”,主動幫助他人的可評為“愛心少年”,個人衣著整潔且桌椅擺放整齊的可評選為“陽光少年” 等,一個個榮譽稱號就象光環一樣籠罩著這些學生,也“眼饞”著那些表現差的學生。一段時間過去了,突然發現原本教室裏地麵上的垃圾變少了,課桌變整齊了,吵架、打架的“告狀”現象不見了……在我為班級管理收獲的成效暗自竊喜時,我也深知是“積極評價法”見到了實效。
二、化嚴肅批評為得體幽默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不管教師怎麼說他、問他、評批他,他都是保持沉默不開口。其實,小學生年齡雖小,卻也一樣有著極強的自尊心,當他一旦認定“我說什麼都是錯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會牢牢開啟。麵對這樣的學生,如果能寓批評於幽默中,往往能消除他們的排斥性,既不傷心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不失為教育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