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握分寸,適時適度地使用語文課堂教學幽默。

把握分寸,適時適度地使用語文課堂教學幽默就是指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巧妙地運用幽默。也就是說語文教師要通過協調語文課堂上的各種因素有效地處理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麵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如果能運用既高雅而又幽默的語言處理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一位老師看到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立即把他叫醒而且還當眾批評:“你知道什麼最愛睡覺嗎?”這種諷刺式幽默雖然也逗樂了孩子們,但卻傷害了那位打瞌睡的孩子的自尊心,這種幽默不可取。

我記得我有一次上課,讓孩子說說自己的一件醜事時。孩子們都不願意“打頭炮”,我隻好點了名。被點到的小班長沈樂樂猶豫了一會,慢慢騰騰地站了起來,由於不情願,“呯!”她起身時身子把課桌抵斜了,於是把她同位潘步飛放在課桌上的雙層玻璃水杯弄倒了,掉地上摔碎了。瞬間,教室裏鴉雀無聲。沈樂樂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這時,我靈機一動,笑著說:“哈哈哈!沈樂樂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氣氛就這樣扭轉過來了,一節語文課就這樣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下課了。

幽默的語言確實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活躍劑,其效果顯而易見。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幽默而幽默,而且並不是所有讓人感覺好笑的都是幽默,運用幽默的同時還應該把握分寸、適時適度,不能傷害每個孩子。要讓語文課堂教學幽默既具有深刻智慧,又能讓孩子們在笑聲中領悟語文教師的語言所蘊藏的豐富語文知識。

第三,聯係學生,符合實際地使用語文課堂教學幽默。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是幽默的主動者,學生才是感悟幽默的主體。如果幽默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就很難引起共鳴,語文課堂教學幽默就可能變形走味。語文課堂教學幽默與一般的幽默不同,它的大環境是語文課堂,它對象主體是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幽默的難度應與絕大多數學生對幽默的理解和接受相一致。如小學生與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就存在不同,小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思維為主,而初中生可以接受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夠理解較深層次的語言內涵,因而不能運用同一層次的語文課堂教學幽默。如果不考慮學生實際水平,學生就無法感悟語文教師的幽默所散發出來的魅力,語文課堂教學的幽默的價值也必然流於形式。

曾經在淮安聽過一位剛畢業的新教師講的《破陣子》一詞,她是聯係中國文學史給學生上的,語言很生動、幽默,但是學生們表現的是聽不懂,不知所雲,最後,一節40分鍾的公開課,隻上了30分鍾,就提前下課了。

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因為受到學生實際水平的限製,語文教師運用幽默的語言也因此受限製。所以,我們應該以孩子們能聽“懂”為標準,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接受能力,恰如其分地使用幽默,過度的、超出學生理解能力的幽默隻能讓孩子們覺得不知道老師在說些什麼。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教學幽默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活動,語文教師如果能在語文課堂上巧妙運用幽默的語言,不僅能活躍語文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消除師生的緊張和疲勞,和諧師生之間的關係,還能將枯燥的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我相信隻要我們能做到結合語文課堂內容、服務於語文課堂、把握好分寸適時適度地、符合學生實際地使用語文課堂教學幽默,我的語文課肯定會成為孩子們享受語文的天堂,會讓孩子們真正地在快樂中學語文,在語文課堂學習中享受快樂,我也終將會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幽默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