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改革遇阻(2 / 2)

前年在杭州調研之後,羅劍安排冒辟疆在杭州市進行政府改組的試點,結果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盡管自去年以來,顧炎武和黃宗羲等人開始在《中華日報》上連續發表了關於製度改革的文章,但這些文章卻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

隨後羅劍親自寫了幾篇文章刊登在《中華日報》上,盡管羅劍目前的威信已經達到頂峰,但這些文章仍然遭到了大家的抵製。

阻力首先來自內閣內部,史可法出於對羅劍的絕對信任,並沒有對政府改革計劃提出明確的反對意見,但袁繼鹹和路振飛等幾個內閣成員認為現在的政府工作模式根本不能也不需要作大的調整,一旦動作幅度過大,必然會引起社會動蕩。

冒辟疆在杭州的試點中遇到的困難也確實證明了袁繼鹹等人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

其實羅劍目前考慮的製度改革也主要隻包含了兩個方麵的內容,第一條就是要堅持司法讀立的原則,具體說就是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單獨行使審判權,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單獨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涉。

冒辟疆在杭州的試點中,倒是把各地的警察機構給成立了起來,但在構建檢察院和法院時卻遇到了極大困難。

觀念沒有轉變是關鍵,以前的一個鄰裏之間的小官司,在公堂上官員三言兩語就能斷了,現在到法院去起訴,往往幾個月都沒有結果,這讓普通百姓都產生了極大的不滿情緒。

到後來百姓們有了一些官司往往不去找法院,反而繼續到政府部門去找官員,杭州去年成立的法院成了擺設。

冒辟疆的關於司法建設的報告讓羅劍有了很強的挫折感,

柳蘭對羅劍遇到的挫折倒是能想得開,在她看來,目前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到需要那麼細致的法律來製約,而目前的法律建設本身也存在極大的問題。

雖然也專門成立了法律研究所,但研究所所依據的《大明律》和羅劍從電腦上找到的另一個時空裏的法律條文並不適用現在的實際情況,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對它們進行修改完善這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柳蘭建議羅劍先不考慮一步就將司法製度建立到位,而是先把警察機構先建立起來,等以後再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逐步增加和完善。

製度改革的第二條內容就是履行職責變權責不清為職權法定。有權必有責,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政府隻有承擔起權力賦予的責任時,才能確保權力的正確性。

道理大家都懂,但幾千年來的官本位思想卻讓這點落實起來變得極為艱難,這點在杭州表現得更為明顯,這也是讓羅劍最為頭疼的問題。

其實羅劍也知道在自己的那個時空裏,這個問題依然存在著,而且問題還十分嚴重。羅劍急切地想改變這種情況,因此才在改革之初就想要做到職權法定。

職權法定的關鍵在於按程序辦事,而現在最大的難題依然是落實,盡管許多工作南京政府都製定了較為完善的政府工作程序,但在實際落實中往往都是走過場。

司法建設和職權法定的問題沒法得到解決,其他各項製度的改革也被遲滯下來,可以說一年多來,冒辟疆在杭州的政府改組試點基本沒有成功。

這段時間羅劍一直在回避著這個問題,好在還有軍事上的不斷勝利和科技上不斷突破可以安慰,否則羅劍不知道會鬱悶成什麼樣子,今天被柳蘭提起這個事情,羅劍的心情一下變得糟糕起來。

得知柳蘭從北京歸來,史可法一家人晚上也到了羅劍府裏,老太太看到柳蘭眼睛都紅了,差點就流出眼淚來。

“閨女,你可回來了,你要是再不回來,我都準備上北京去找你了。”

老太太盡管已經六十五歲了,但這兩年身體越發好了,精神頭也是十足,每天在自家與羅劍府上往來奔波,幾乎沒拉下一天。

“娘,我這不是回來了嗎?”柳蘭走到老太太旁邊一把抱住了老太太,撒著嬌似地說道。

“唉,我知道閨女你是去做大事,可是我老太婆老了,這一天看不到你們哪一個啊,我這心裏就惦記著慌。”老太太摟著柳蘭說道。

“閨女,你同興華鬧別扭了?他咋不高興呢?”老太太看到羅劍坐在一旁一聲不吭,發現他情緒不好。

看到羅劍緊鎖的眉頭,史可法使勁盯著羅劍看了一會,這才開口說道:

“興華,你怎麼了?柳蘭出遠門這麼久才回來,你怎麼這麼不高興?”

“史大哥,興華還不是為了政府改組的事,唉,我勸了他好久,他就是轉不過這個彎來。”柳蘭在旁邊說道。

“你們聊著,興華,走,咱倆到書房去聊聊?”史可法邊說邊朝樓上羅劍的書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