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當初建研究所時,選的地址與國子監所在的地方不遠,現在南京國立大學成立,這些各學科的尖子將一邊在大學任教,一邊作著自己的學習研究。
對這幾個人,南京政府給了他們極高的待遇,他們每月的工資比羅劍和史可法都高,而且南京政府在研究所附近專門修建了一批別墅,免費提供給他們。
盡管宋應星他們對政府給他們幾人這麼高待遇表示了不滿,他們認為政府更應該把錢花到教育上,而不是花在他們幾個身上,但羅劍堅持如此,他就是要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導向,讓更多的人們參與到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中來。
政府對科學技術如此重視,確實在南京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盡管不再有人說科學技術是“奇技淫巧”,但各種不以為然的想法還是不少。
幾千年來形成的讀書為做官的想法並非兩三年時間就可以徹底糾正,很多讀書人仍是不肯放棄“聖人之學”,期待著政府有一天能夠“回心轉意”,再次開啟科舉之門。
《明報》上出現的一篇攻擊政府大抓科學技術政策的文章引發了輿論界的大討論,沒有人知道這篇文章其實是羅劍授意寫的。
羅劍希望通過這種思想觀念上的碰撞,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讓以前的讀書人能夠從故紙堆裏走出來,徹底放棄讀書為了作官的思想,開始學習真正有用的東西。
《中華日報》和《明報》上的大討論持續了半個多月,《中華日報》最後取得了完勝,最新成立的科學技術委員會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科學技術委員會是在羅劍的提議下成立的,本來南京政府已經準備成立科技部,但羅劍經過認真思考之後,又同柳蘭和和劉為民商量了很久,這才決定不在政府內部成立管理機構,而是把科學技術委員會給單獨列出來,政府按照財政收入一定的比例給其提供經費。
羅劍認真想過,有自己幾人在,現在的政府還能夠對科學技術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等自己幾人不在了,恐怕以後的政府就很難做到,羅劍想讓科技的發展和管理形成製度化。
南京方麵停止了大規模的進攻讓多爾袞稍微鬆了一口氣,如果南京政府繼續山東的攻勢,多爾袞實在不知道滿清朝廷還能堅持多久。
雖然大戰停下來了,但多爾袞並沒有感到日子好過,過年的這些天,多爾袞幾乎每天晚上睡覺都要做惡夢,夢到的都是濟南城下躺著的幾萬清兵。
多爾袞其實最清楚,濟南城裏的國防軍是靠著極為先進的武器才能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他也清楚,南京政府把進攻停下來,並不是他們準備放滿清朝廷一馬,而是他們的生產能力跟不上,這讓多爾袞產生了一些信心。
前兩天他親自去看了阿濟格訓練的新軍,卻讓他極不滿意。國防軍的訓練方法早就有細作詳細地報到了北京,但阿濟格似乎並沒有嚴格按照這個來訓練新軍。
阿濟格對多爾袞的到來並非不重視,接待安排都是為極為周到,並沒有在多爾袞麵前擺大兄的架子。
阿濟格讓新軍給多爾袞的表演很是熱鬧,一個個步槍手輪番上陣,幾發子彈就能打中靶子,打得還挺準,但多爾袞看著看著卻皺起了眉頭,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陪同多爾袞來的範文程卻看出一些端倪,張口想說什麼,看了看一臉興奮的阿濟格又閉上了嘴。範文程的這個動作卻被多爾袞看了正著,多爾袞也不說話,站起身同範文程回去了。
“範先生,你也覺得哪裏不對?”剛剛離開新軍,多爾袞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啟稟攝政王,臣覺得英親王把火槍手當弓箭手在訓練,臣親自督造這種火槍,知道最難的是其裝彈,不提高裝彈速度,不讓一個方陣動作整齊劃一,就很難形成成片的火力,殺傷效果就會大大減低。”
範文程看了一眼多爾袞,見他並沒有露出不快之色,又接著說道:
“臣也詳細從同國防軍打過仗的將領們那兒問過,國防軍的訓練水平極高,熟練的火槍手一分鍾之內能夠打上三槍,而且其戰陣變換極為快捷,我大清新軍乃不及也。”
座鍾和懷表早就在北京城裏流傳開了,小時和分鍾的概念多爾袞並不陌生,他懷裏就有一塊南京製造的懷表。
聽了範文程的話,多爾袞眉頭緊鎖,臉色變幻不定。
“臣覺得…”範文程看著多爾袞欲言又止。
“範先生,本王覺得先生對我大清乃是忠心耿耿,先生有話請講無妨。”多爾袞看出了範文程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