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不大,但收拾得很幹淨,吃過晚飯後,羅劍又找到店老板仔細打聽了一會,才知道這個小鎮跟自己以前的老家離得已經不遠,走小路也就七八裏路,大路要繞一大圈,大概有二十幾裏。
這一晚上羅劍睡得極踏實,小羅霆也極為爭氣,一晚上竟都沒有哭鬧,柳蘭都覺得有些神奇。
因為有馬車,羅劍一群人隻得走大路,又走了二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鄉上,鄉上卻並非在羅劍熟悉的地方,老家離這兒還有四五裏路,馬車已經沒法走了,羅劍想讓柳蘭留在鄉上休息,但柳蘭卻堅持要去看看,羅劍隻能隨她。
人說近鄉情更怯,但這句話並不適合羅劍。這裏並沒有羅劍熟悉的人,也沒有熟悉的路,有的隻是不變的山川。看著遠處不高的小山,羅劍站在一個山坡上久久地看著。
“興華,找到熟悉的感覺了嗎?”柳蘭走過來,輕輕挽住了羅劍的胳膊,王強和抱著羅霆的杏兒也一起走了過來。
“你們看那座山,小時候我不知道爬過多少次,那時上麵有侵華日軍修建的一個炮樓,後來山下修建一個大水庫,有了這個水庫老家的人才真正沒有餓肚子了。”羅劍指著前麵連綿的小山說道。
山還是那些山,水卻不是那些水,人也不是那些人。
羅劍並沒有到附近的村子裏去,隻找到依稀是老家的地方,這隻是從大概的地形上判斷的。
沒有熟悉的小鬆樹林,沒有熟悉的池塘和小路,更找不到老屋旁邊的那顆大楓樹,故鄉在羅劍的眼裏是如此的陌生。
一個人坐在村頭一個雜草叢生的小山包上,羅劍有些沮喪,本想回故鄉尋找自己的根,卻發現自己仍是象浮萍一般。
“興華,是不是有些失望?”柳蘭輕輕地走過來問道。
羅劍沒有說話,也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興華,你是不是有些著相了?我是在城市裏長大的,對父親在農村的老家並沒有深刻的印象,小時候隨父親回去過幾次,每次回去都發現老家在變化著,都在一點點的變好,如果現在再讓我回去,我肯定也找不到老家了。”
羅劍抬起頭想說什麼,柳蘭上前輕輕捂住了他的嘴,接著說道:
“我們現在要做不就是讓這山上不會再有侵華日軍的炮樓嗎?不就是讓這兒的山和水都變得更美嗎?不也是讓生活在這山山水水的人們生活得更好嗎?”
羅劍輕輕扶著柳蘭在身邊坐了下來,看向柳蘭的目光裏不僅僅是愛戀,更有一種敬重,他感謝上天把柳蘭送到他的身邊,如果沒有她陪伴著自己,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還真說不清楚。
“興華,雖然你不是在這塊土地上長大的,霆兒也是在南京城裏出生的,但是我會告訴霆兒,這兒就是他的故鄉,是他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是這片山水養育了他。”
兩個人輕輕地說著話,村莊裏跑出十幾個小孩,大的十一二歲,小的才三四歲,村子外裏來的一群人吸引了他們,全都跑過來看著他們,孩子們身上穿的都是麻布衣服,有的還看得出來是大人穿過的舊衣改小的。
村裏小孩子們的到來讓羅劍把注意力從山水轉到了村子裏,村裏幾乎全是茅草房,這種茅草房以前羅劍還見過,那是他上大學時在路上看到的,但很快就被磚瓦房代替了。
王強從一個護衛背上拿過一個包袱,從包袱裏取出了一大袋糖,這是杏兒在南京城裏準備的。
“小朋友們,都過來吃糖。”王強笑著朝孩子們招呼道。
高大的王強讓孩子們有些害怕,王強蹲下身來,手裏抓著一把糖招呼著最小的拖著鼻涕的小男孩。
經不住糖的誘惑,孩子們都跑了過來,王強把糖一一給孩子們分了下去。
“小朋友,你上學沒有啊?”王強衝最大的男孩問道。
男孩搖搖頭,顯然沒聽懂王強的話。
“小伢子,你上學堂沒有?”羅劍走了過來,彎下腰用家鄉土話問道。
男孩這次聽懂了,看了看羅劍,又搖了搖頭。
羅劍有些驚訝,又朝男孩問了問,才知道村裏的小孩們大都沒有上學,象他這樣十一二歲就要幫家裏幹活,現在家裏田地不少,人少了根本忙不過來,以前強調的學齡兒童必須上學的規定在大部分農村已經沒有人管了。
從小孩嘴裏問到的情況讓羅劍有些生氣,又有些失落,原本的一些成就感,被孩子們斷斷續續的話擊得粉碎。
三年的時間,自己和大家一起努力著,奮鬥著,到底給這個時代帶來了什麼?如果自己四人真的要回原來的那個時空,這個時代又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故鄉的鄉親們還會不會跟現在一樣的貧窮和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