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子相見(1 / 2)

就在國防軍三師一旅向廣東進軍之時,羅劍開始有了收複台灣的想法。

羅劍從安排明軍中精減下來的士卒到硫球時,就已經想到了東番(台灣島,明朝官方對台灣的稱呼,滿清以後更名為台灣,以下皆稱台灣。),台灣島被荷蘭東印度公司實際占領,曆史上鄭成功過幾年就要收複台灣,現在自己等人來了,得把這個時間提前幾年了。

要解決台灣問題,必須用到海軍,現在南京政府雖然有了四艘戰艦,盡管戰鬥力已經遠高於這個時代的戰艦,但數量仍是太少,若是幾個方向有事,根本就應付不過來,因此瓜州造船廠仍在加班加點。

瓜州造船廠在清兵襲擊時並未受到衝擊,停工時間也極短,清兵被殲後,工廠很快就開工了。

目前在建的“嶽飛”號比“衛青”號和“霍去病”還要大不少,主要是為遠洋航行準備的。

揚州地區工業的發展對橡膠的需求越來越急迫,而此時橡膠還隻有南美州才有,羅劍已經派人在做這方麵的準備,等“嶽飛”號下水,即刻準備向南美州進發。

雖然羅劍很想讓鐵甲船提前問世,但目前仍是困難重重,主要是鋼鐵產量嚴重不足,南京煉鋼廠正在建設中,若要投產恐怕還得半年多,瓜州和蕪湖煉鋼廠的產能有限,光是軍工和蒸汽機的生產就基本消耗殆盡。

其次是防海水侵蝕問題還是個大難題,羅劍和劉為民查了資料,電腦中根本沒有這方麵的內容,還得慢慢摸索。

盡管現在無法製造,但羅劍已經安排瓜州造船廠開始了這方麵的研究,據小劉樂觀的估計,二三年內解決應該沒有問題。

要解決台灣問題,以臨時政府現下的實力,當然不成問題,隻是前段時間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保持了比較好的貿易關係,加上國內的問題更為急迫,沒有考慮到這個上麵罷了。

臨時政府逐步穩定下來,浙江和江西、福建幾省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羅劍準備等兩廣之戰後即刻動手收複台灣。

為了運送國防軍到廣州,鄭芝龍調動了幾乎所有他能調動的能夠海上航行的船隻,近二千隻船隻的大船隊從福州浩浩蕩蕩地出發,一路上嚇得一些小海盜避之唯恐不及,沿海一帶的海上航行竟安全了許多。

就在鄭芝龍的船隊出發的第三天,鄭成功率領的艦隊也從杭州灣趕到了福州,開始運輸閻應元的炮兵部隊。

閻應元擔心沒有炮兵的火力支援,三個師會吃虧,一路上不停地催促著鄭成功,鄭成功隻得命令艦隊全速前進。

鄭成功的艦隊全是蒸汽船,速度當然遠遠超過鄭芝龍的船隊,竟在劉肇基他們出發後的第五天就追上了大船隊,而此時離廣州已經不遠了。

鄭成功父子二人二年多的時間裏終於第一次見麵了。

父子二人的見麵是在“霍去病”號的甲板上,鄭成功唯恐其父再生異心,有心震震鄭芝龍,這才專門讓人把他接來的。

“鄭森見過父親大人!”鄭成功沒有跪下,而是朝鄭芝龍敬了一個軍禮。

鄭芝龍並沒有怪罪鄭成功不去主動拜見,他早就想見見傳說中的“衛青”號和“霍去病”號了。

“森兒啊,二年多不見,你可是長大了!現在也出息了!”鄭芝龍看著穿著國防軍新式海軍軍裝的鄭成功,很有些感慨。

看到鄭芝龍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會就轉到了艦上,鄭成功知道父親對這艘戰艦極感興趣。

“父親大人可是對‘霍去病’號很有興趣?待森兒帶父親觀看。”

“森兒快些前頭引路。”鄭芝龍早就迫不及待了。

一路看著,鄭芝龍不停地發著感慨。

心裏暗自慶幸當初幸虧派剛投靠的海盜與試了試水,如果當時真下決心對揚州的艦隊下手,恐怕自己要吃大虧不說,南京臨時政府現在也容不下自己了,就這“霍去病”號一艘戰艦自己就沒法應付。

關鍵是人家速度太快,想打就打,想跑就跑,想打艦上火力如此強大,自己最大的戰艦恐怕也挨不了幾炮,想跑自己連人家的影子都看不到。

又聽鄭成功介紹說揚州正在建比“霍去病”號更大,火力更猛的“嶽飛”號,鄭芝龍這才徹底沒了異心。

“父親大人,等兩廣戰事結束,臨時政府就會對福建和兩廣的明軍進行改編,父親大人準備作何打算?”

鄭成功想知道以海盜起家的父親如果被斷了海上財路,不知會生出怎樣的想法。

“森兒,為父想知道大都督為啥對你如此器重?”鄭芝龍卻問了一句不搭界的話。

“這個鄭森也不知道,當初大都督是在南京的國子監直接找到我的,好象大都督就是衝著我去的,走時就把我和現在是《揚州周刊》的主編顧絳給接走了。”

聽到鄭成功的回答,鄭芝龍將信將疑,他實在想不通為啥大都督就會看上他的兒子,難道他那時就開始打福建水師的主意?

“父親大人,還有一點,好象大都督對你和我的一切都極為了解,連我母親是日本人他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