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窘迫的財政(3 / 3)

“哪裏等同以前三鎮?隻是按廬州軍同揚州軍之人數發的餉銀。”張有譽無奈之下,隻能耐心做著解釋。

聽著二人爭辯,弘光帝肥胖的臉上現著傻傻的表情,仿佛這修宮殿之事與其無關一般,馬士英心道,這皇上雖不管事,但心機卻不少。

“隻怕這揚州大都督羅劍今後又成了另外一個左良玉,其對朝廷欽差已是多有不敬,倘若其今後不聽朝廷調遣,為之奈何?”

朱國弼的話聽得馬士英內心一陣顫抖,如今依仗的就是揚州軍,倘若這揚州軍真如朱國弼所說,這朝廷還能依靠誰呢?

張有譽聽朱國弼已經把事情扯到揚州軍上去了,不欲攪入這些事情當中,心想如果隻要幾萬兩,東挪挪,西湊湊,勉強也能對付下來。當即開口說道:“不知修這一座宮殿需資幾何?”

“你這是什麼話,如要動工修建,隻修一座宮殿如何得夠,且這後宮住所亦得興建,臣已找人做過預算,大概隻需一百萬兩即可。”朱國弼顯然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

聽朱國弼一說,張有譽倒吸了一口涼氣,當即站了起來說道:“啟稟皇上,這麼多銀子,戶部實是無法。”

“啟稟皇上,臣以為此事倒也不難。”阮大铖觀察了半晌,見馬士英低頭並不說話,思量半天,終於起身說道。

聽到阮大铖的話,朱由菘頓時大喜,飛快地開口問道:“阮卿家有何主意,快快道來。”

阮大铖心裏知道倘若自己的主意一出,必會得罪淮揚大都督羅劍,心裏想著若自己從這事中得了好處,多多分享於他,以後再與其結親成功,恐其不會與自己作對。又想這羅劍似乎隻關注軍事,對民政一事似乎並不太在意,如能派官吏前去收稅,恐怕他是不會管的。

再三權衡之下,覺得皇帝這個大腿還是得抱緊了,於是開口說道:

“啟稟皇上,臣以為這揚州本是富庶之地,以前局勢糜爛,朝廷無法收其稅收。如今揚州局勢已穩,這稅收當可收得到了,如果這揚州各地稅收能收得上來,這修宮殿的銀子必不會缺了。”

張有譽一聽,心想你們派人到揚州去收稅,不說這大都督會不會答應,就連督師史可法恐怕也不會同意,任由你們去折騰就行。當下開口說道:“隻要這修建宮殿所需銀兩不要戶部再出,臣無異議。”

“那何人可去揚州?”朱由菘一聽有門,頓時急不可待。

“臣以為兵部右侍郎、副都禦使田仰可也。”阮大铖覺得既然做了,幹脆把這事兜到底算了,接著推薦了自己好友、前四川巡撫田仰。

一聽阮大胡子推薦田仰去揚州收稅,張有譽的眉頭頓時皺成一團。

這田仰在崇禎初年就是在四川任上貪汙被言官檢舉罷職,後因與馬士英、劉孔昭等人關係密切,在這弘光朝又被重新起用。

田仰任這淮揚巡撫,是馬士英當初為了牽製淮揚督師史可法特意安排的,沒想到這田仰後來竟跑至淮安劉澤清軍中,每日與劉澤清享樂不止,早把自己的差事丟到腦後了。

馬士英從進了殿中,始終一言未發,心裏一直在權衡著這修宮殿一事的利弊。

如今皇上已經鐵了心要修宮殿,自己如一味阻止,恐失了帝心。如不加阻止,這朝廷財政已是不堪重負,這沒錢的首輔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見阮大铖給皇上出了這麼一個主意,馬士英心中直搖頭,心想這羅劍是如何想的尚未可知,就是這史可法在揚州也不會同意的。

又見這阮大铖推薦田仰做這差事,心道這田仰乃是自己的人,但凡有了好處,必不會少了自己的,心裏一想,多多少少總能收些回來,幹脆由他們去了。

“馬先生覺得如何?”朱由菘還記得要征求首輔的意見。

“臣無異議。”馬士英說了這四個字,再也不肯多說一句了。

“那就由項城伯常應俊總領此事,工部全力協助,常卿家務必抓緊,不可懈怠。”朱由菘定了調子。

這讓馬士英終於明白了把這前皮匠招來是為啥了,心想皇帝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這才找自己來商議,真是好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