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軍製大改革(2 / 3)

羅劍的話讓這些士卒們徹底安下心來,一百多想回鄉的士卒也不回去了,都要到工廠做工,最後隻有三百多年紀大的士卒去了農墾軍,這淘汰士兵的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就等劉為民那邊幾個廠來領人了。

劉肇基留下來整頓剩下的八千人馬,羅劍和阮大铖開車回到了城裏。

羅劍一路上一直在思考這八千人馬如何編製,他對明軍的編製極不習慣,而且明軍的這種將領領兵製度,極容易造成兵卒屬於將領個人,這必然造成各級將領怠戰、避戰的情況發生。

後世的軍製雖然產生於xx時代,但揚州軍以後的發展方向就是變革,這也是羅劍堅持要改軍製的原因。

羅劍思考著把這八千人馬編成一個師,按後世的編製來編成部隊,下設四到五個團,引進參謀製度,加強對部隊的控製和指揮。

心想對部隊編製作如此大的改動,必須與史可法商量才行,這阮大铖作為兵部尚書,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以後也會少了很多阻力。

想到這些,羅劍轉身對車上阮大铖說道:“圓海兄,我有個想法,想與史督師與圓海兄一同商議,不可圓海兄可願陪我一起去督師處?”

阮大越不知羅劍又有了何新想法,心裏好奇,說道:“自當與興華一起。”

羅劍開著車直接到了史可法的督師府,護衛把二人領進堂屋,才去稟報史可法。

三人在堂上坐定,羅劍想到這軍製改革須得劉肇基參與,拿起對講機讓劉肇基速到督師府來。史、阮二人見羅劍又把劉肇基喊來,不知是何意,都看著他等他說話。

“憲之兄、圓海兄,這幾天我對現在軍隊的編製情況作了一番了解,嗬嗬,給我的感覺是總兵、參將滿天飛,到處都是啊,這對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極為不利啊。”

史可法一聽,羅劍這是要對軍製動手了,不知具體是何想法,問道:“興華可是有了想法?”

“正是,這不來找督師商量嗎?我把圓海兄這位兵部尚書也請來了,剛好一同參詳。”羅劍說道。

羅劍把城外士卒淘汰的情況給史可法作了簡單介紹,又說道:

“二位,我的想法是把這八千兵馬編製成一個師,師下設四個團,每團設四個營,每營設四個連…”羅劍把後世的軍隊編製給二人講了出來,又把各級正副職的職能和作用作了講解,尤其把後世的參謀製度作了詳細介紹。

另外就是把整個揚州軍的騎兵部隊全部集中起來,作為師直屬部隊,用作突擊力量。

二人聽了以後都陷入了沉思,過了良久阮大铖才先開口說道:“興華賢弟,你這改製對以後的作戰極有好處,各部職責明確,高級將領對部隊的掌控也將更加嚴密,好處頗多。隻是這朝廷所屬兵馬眾多,且這兵製乃太祖所定,恐改之不易啊。”

阮大铖竟是對軍中之事所知甚詳,這話也說到點子上了,史可法聽了也是點頭。

“圓海兄勿憂,我的意思是先將揚州軍如此編製,其他部隊暫且不管,也可起試點作用,如確實效果良好,可逐步推廣,你看如何?”

“興華,大戰在即,如現在作大的變動,恐怕將領心中不穩,對作戰不利啊。”史可法提出了新的疑問,阮大铖也點頭稱是。

正說著,劉肇基趕過來了,羅劍又把自己的想法和二人的疑問都跟他說了。

劉肇基卻哈哈一笑說道:“督師和阮尚書勿憂,興華的這種想法以前跟我談過,現在揚州軍的主要將領都是忠貫營的將領,別的不敢保證,咱忠貫營的眾將絕對不會因為改製而有所懈怠。”

聽他這麼一說,羅劍放下心來,史可法和阮大铖也不再有異議。當下幾人開始議定何人當成揚州師師長一職,史可法想讓羅劍擔任,羅劍卻要讓劉肇基擔任,三人推來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