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聯合實驗室初期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3.1 初期成效
學院聯合南京蘇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聯合嵌入式實驗室,實驗室籌備建設僅一年多,就取得了較好的初期成果,很多方麵都是零的突破。在教學方麵,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製定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編寫符合學院教學要求和企業崗位需求的講義和相應的電子教案,並出版教材一部[12];培養學生參加國家級電子競賽獲得一等獎3次,獲得企業讚助的“藍橋杯”競賽和飛思卡爾智能車比賽獲獎等。科研方麵,共接收到企業項目合作橫向項目基金共計16萬元,申請得到江蘇省創新基金5項,申請得到學院教改項目2項,成功舉辦企業讚助的 “蘇嵌杯”首屆嵌入式係統設計競賽,並簽訂後續競賽持續讚助的協議。學科建設方麵,“嵌入式係統設計”從一門僅30人選修的課程,成為近300多人選修的課程,自動化係各專業學科均向嵌入式設計方向傾斜。社會服務方麵,為對口企業員工的培訓達300多人次,畢業學生進入三星電子,國家電網,中興南研所,華為技術,南京地鐵等公司達到了180多人。相比於其他高校而言,金城學院以聯合嵌入式實驗室為載體,取得了較好的初期成果,相信隨著合作的深入,聯合嵌入式實驗室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3.2 存在的問題
校企聯合嵌入式實驗室建設這一年多來,取得了較大程度的初期收益。但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新問題,和其他公立學校出現的問題不完全一樣[13-15]。獨立學院在企業支持的基礎上,並沒有配套的國家支持,如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所以和公立院校相比,實驗室資源支持還是遠遠不夠的。企業對獨立學院的支持還處於保守或者有償階段,而企業對公立學校的支持很多時候是無償的,且支持力度遠大於對獨立學院的支持力度。企業交付給獨立學院的橫向項目額度較小,一般在1萬元左右,最高5萬元,這說明企業對獨立學院的信可度還是不夠的,同時對口企業的實力也較弱。學院還需要加大和嵌入式應用行業的頂尖企業、國家重點企業的合作,隨著合作的深入,相信聯合實驗室肯定能解決這些問題。
4 結 語
本文介紹了獨立學院新建立校企嵌入式聯合實驗室的目標和具體建設內容,並介紹了南航金城學院所建立的聯合實驗室的初期成效,對存在的問題也進行了討論。雖然該校企聯合嵌入式的實驗室規模、實力還較弱,但是已經能證明:在獨立學院裏,校企聯合實驗室模式是一條可行的合作模式,該模式對獨立學院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及社會服務方麵等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希望該模式對其他兄弟院校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魯越青, 朱小芳, 白忠喜. 對高校實驗室建設與教學管理職能整合的思考[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 (4): 146-149.
[2] 孫水林. 地方性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體製的研究[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5 (2): 92-95.
[3] 周俊, 雷家勇, 顏為向. 校企共建實驗室運行機製研究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3 (11): 234-236,246.
[4] 薑文彪, 陳燁. 實施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 強化實踐教學應用性[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 (11): 356-358,370.
[5] 邵紅豔, 鄭春龍. 校企共建實驗室的合作模式與運行機製探討[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7 (7): 119-121.
[6] 楊德廣. 獨立學院是中國特色的新型民辦高校[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 56-60.
[7] 季誠鈞, 方文彬, 何菊芳. 獨立學院辦學現狀、困境與對策思考[J]. 教育發展研究, 2009 (22): 25-29.
[8] 金波, 王飛宇. 國有民辦獨立學院教育和管理[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2): 212-214.
[9] 齊鳳和. 民辦獨立學院的四大困惑及解決途徑[J]. 現代教育科學, 2005 (11): 53-56.
[10]易高峰, 趙文華. 關於國家實驗室管理體製與運行機製若幹問題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2): 107-110.
[11]王誌淩, 吳玲. 獨立學院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 江蘇科技信息, 2013(10): 41-43.
[12]王麗,張燕,王恒.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4.
[13]伍揚. 校企聯合實驗室合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4(10): 235-237.
[14]周永生, 陳群, 何明陽, 等. 校企聯合實驗室的共建實踐及功能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3(10): 208-211,215.
[15]許春冬, 吳軍. 高校校企聯合實驗室建設與發展對策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11(2):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