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口袋實驗室”的實踐教學模式實施方法(2 / 2)

2.3 建立團隊間的交流機製

為了提高實驗對學生知識理解、知識廣度方麵的促進作用,應在實驗期間建立穩定的團隊間交流機製,在團隊交流期間,由各組分別闡述各自的設計方案,交流可能遇到的問題,共享已經查到的資料,從而使實驗的效率大大提高。

2.4 實驗結果考核

基於口袋實驗室的實驗教學模式,由於將實驗的大部分時間交給了學生,學生的表現往往對教師來說是個盲區,從而對考核結果的公平合理性提出了挑戰。在金陵科技學院基於口袋實驗室的教學實踐中,從時間上突出了階段性考核的特點,從方式上突出了個人麵試的特點。每組在實驗之初就撰寫詳細的實驗進度,將實驗過程分為若幹個階段,教師平時不幹預學生的實驗,但在階段時間節點,將專門組織時間檢查學生階段任務的完成情況。未能如期完成任務的團隊,要求分析原因並在下一階段有所改進。階段任務如期完成情況占總評成績的一部分。然後每個階段組織小型麵試,對每個團隊成員進行隨機問答,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並直接影響該成員的總評成績。

3 口袋實驗設備的選擇

口袋實驗設備的選擇,應以體積小、功能全、操作方便、可擴展性強為主要原則。要求實驗設備“體積小”,即要求設備能隨身攜帶,甚至可以放在口袋中,這樣才能滿足學生有設計靈感和實驗欲望時隨時獲取設備的要求。“功能全”的要求是指所選擇的口袋式設備能提供豐富的軟硬件資源,方便實驗時的功能實現,這是口袋實驗室實驗效果得到保證的必然要求。“操作方便”是指口袋式設備的使用應簡易可行,不需要太多的外接設備即可使用,隻有這樣才能滿足口袋實驗在任意場合都可實行的實際要求。“可擴展性強”是指由於口袋實驗設備的體積小,所提供的功能不可能麵麵俱到,應根據具體實驗要求擴展外部設備以便擴展實驗功能,這個要求同樣是為了保證口袋實驗的實驗質量。

以金陵科技學院為例,在實施電子類、物聯網類等相關專業的口袋實驗教學實踐時選擇用的口袋實驗設備之一是DIGILENT公司的BASYS3板。

4 結 語

基於口袋實驗設備的實驗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設備易攜帶易操作且功能豐富的特點,使學生可以在任意場合任意時間,隻要有實驗欲望或創作靈感,均可進行實驗,大大解決了實驗室空間受限、時間有限等問題,金陵科技學院的教學實踐結果表明,這種實驗模式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對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實踐有明顯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娟.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現狀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15(3):34-36.

[2]楊榮,陳麗紅,馮黎.半導體製造設備進步支撐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J].集成電路應用,2015(4):28-31.

[3]黃盼.集成電路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 品牌,2015(3):166.

[4] Banqiu Wu. Next-generation lithography for 22 and 16 nm technology nodes and beyond[J].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1,54(5):959-979.

[5] Xilinx將推出16nm的FPGA和SoC,融合存儲器、3D-on-3D和多處理SoC技術[J]. 電子產品世界,2015(Z1):65.

[6]薛士然. 16nm FinFET+技術帶來FPGA的巨大變革[J].單片機與嵌入式係統應用,2015(4):80.

[7] Xilinx Inc.Artix7 FPGA Product Brief[EB/OL].

[8] Digilent Inc.Pmods Reference Manual[EB/OL].

[9] Digilent Inc.Basys3 FPGA Board Reference Manual[EB/OL].http://www.digilentic.com,2014

[10]徐彬,詹華群. 基於Basys開發板的VGA顯示控製設計[J].單片機與嵌入式係統應用,2014(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