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錦賽期間,姚明和因為手腕骨折的王仕鵬輪番做客央視轉播席擔任嘉賓,除了妙語層出不窮之外,由於兩人特殊的身份,有關中國男籃的內部猛料也是不斷地被抖露出來,令觀眾大呼過癮。不過此番到了倫敦,這樣的猛料恐怕是很難再從姚明的口中曝出了。“首先我要澄清一點,當時爆料的一般都是王仕鵬,所以你們千萬別對我抱有太高的期望值,”大姚壞笑著,但很快又正色道,“我所理解的解說員性質,主要工作還是要立足於評論場上發生了些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以及發生這些情況所帶來的後果是什麼樣。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就一定得十分專業,還是要白話一些,深入淺出。”
專業觀點:小組賽不好打
不過別看姚明說得輕鬆,真到了比賽時,他可沒法兒把自己當成是外人,武漢亞錦賽的那一幕,或多或少地還是會在他身上重現。“你覺得輕鬆嗎?我覺得一點兒也不!且不去說坐在那裏,要飛轉著大腦保持著伶牙俐齒,難免總還是擺脫不了會有勝負欲,對吧?你也打籃球,你肯定知道,很多時候,在場上打比賽的人其實心態挺放鬆,坐在下麵看的人都緊張得要死,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一個多小時的解說下來,大姚還是忍不住要再耍耍嘴皮子。
看著這支內線不再具備絕對實力的中國男籃征戰英倫賽場,姚明多少還是會有些感慨。他會回味自己年少時坐在電視機前看著王治郅在亞特蘭大封蓋大衛?羅賓遜,如今自己已經退役了,卻看著大郅還在賽場上拚殺。也會欣慰易建聯已經很好地接過球隊的領袖重任,雖然不像自己那樣喜歡用多講的方式去領導球隊,但他同樣懂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率領球隊前進。他還會跟記者提起沒能站上奧運賽場的王哲林,被外界的炒作平添了太多太大的壓力,自己小時候從沒去夢想過某一天能打NBA,隻知道怎樣去堅實地走好今年的道路,然後當有一天機會來臨時,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準備好了,一切水到渠成。
姚明知道,這屆奧運會中國男籃不好打,“來倫敦前,我又看了一遍北京奧運會上我們對西班牙和德國兩場比賽的錄像,愈發覺得,外界公認小組對手中牌麵上最弱的英國隊,也不是那麼好打的,東道主的優勢太大了!”別指望從中國男籃走出來的姚明會“護犢”,該批評的時候,他也不會留情麵,“最多是個方式婉轉一些的區別。媒體是用來幫助球迷找到問題、分析問題,而不是來掩蓋問題的。當然,最終去解決問題的,還得是在場上打球的這些人。”
所以,姚明會看得更長遠。他說,聯賽是國家隊之母,母以子貴,但不能因為子貴了就不顧母親,隻有高水平的聯賽平台才能鍛造出大量高品質的國手,從而拓寬了國家隊的選材麵,而不是等到國家隊要用人的時候,才想起來要去鍛煉某某、某某某,今年鍛煉、明年鍛煉、等到後年想要出成績的時候,卻發現這些球員早就已經在倚重外援的聯賽中泯然眾人矣。
那麼多犀利的觀點,平時也許並沒有太好的機會將它們一一闡述出來,奧運會解說無疑給姚明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時機,可以通過央視的轉播將他的一些構思進行最大程度地傳播,大姚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我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