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姚明自比小學生猛做功課
2012直擊倫敦奧運會
去年的武漢男籃亞洲錦賽賽,姚明那專業的點評和幽默的風格,讓不少電視機前的觀眾大飽耳福,也吸引了眾多本來隻看NBA球迷,也開始關注起中國男籃的比賽來。也許是姚明的解說帶來的好運,中國男籃最終有驚無險地拿到了直通倫敦的門票,而在男籃獲得奧運席位的同時,也將姚明第四次帶上了奧運的賽場。
遊景點 拍“懷舊”照片
“此前我從沒有來過倫敦,奧運會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又走上了一片陌生、充滿新鮮感的土地,”站在倫敦一家四星級酒店的落地窗前,姚明放眼望去,泰晤士河、大本鍾、倫敦眼,這些耳熟能詳的景點,此刻正盡收自己眼底,“不可否認,我對於奧運會依然有著一定的情結,不過我的確沒有想到,現在會換一種全新的方式,以一種全新的身份來參與奧運會,必然也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全新的視角,帶來全新的感悟。”
鑒於男籃每隔一天的賽程,以及奧運會解說任務一結束就將馬不停蹄地趕往南非,愛丁堡、牛津、劍橋、曼徹斯特這些城市已經宣告與第一次來英國的姚明無緣了,但白金漢宮、倫敦塔橋、杜莎夫人蠟像館、聖保羅大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都是大姚向往的景點,大英博物館更是令愛好曆史的他不容錯過的選擇。在倫敦,姚明有個小時候移民來此的鄰居當向導,可以確保他最高效地領略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原本他並不準備深居簡出,遵循著家中老照片上的足跡,來到大本鍾前當年自己父親姚誌源拍照留念的地點,甚至就連西裝都選擇了與父親當年近乎相同的款式和顏色,還特意在當地找了一名專業攝影師,拍下了一組黑白懷舊版照片。不過僅僅那麼一次,在街上頻頻遭遇中國麵孔的圍堵,嚇得他直咂嘴,“看來在倫敦遭遇熟人的概率不比在上海、北京低呀!”
賽前做功課 隻為能“說好”
為了這次奧運,姚明沒少做“功課”。 6月底,他去昆山看了國家隊的中歐對抗賽,7月初,他又再赴廣州,現場觀看了2場斯杯的比賽,中國隊的對手分別是奧運參賽隊突尼斯以及澳大利亞二隊。在外界一些人看來,過去十多年裏身處中國男籃的浸淫,加上這支國家隊中有多達9人與姚明當過隊友,他完全沒必要再如此大費周章,但實際上,懸殊的收入差距和球場成就,讓這支男籃中其實並沒有哪個球員真正能與姚明成為無話不說的摯交,他也更喜歡直觀地去了解球隊:“做功課永遠不嫌多,小學生還每天都做功課呢,這是一種態度。”其實早在去年的亞錦賽前,姚明就體現了自己敬業的一麵,他在開賽前不久專程前往北京,與央視的導播以及轉播團隊見麵深入溝通,並且還特意調出了男籃一場熱身賽的錄像,進行了10到15分鍾的解說預演。而為了更好更全麵地向觀眾呈現比賽畫麵之外的信息,姚明還專程從網絡上下載了台灣瓊斯杯的全部比賽,以加強對伊朗、約旦、菲律賓等中國隊主要對手的了解。
不過對於自己在武漢的表現,姚明卻給出了與外界完全不同的評價。“至少亞錦賽剛開始的那一兩場,我對自己的表現是不滿意的。當時我坐在轉播席上,看比賽看著看著就入神了,習慣性地進入了當隊員的角色——明明看出了場上的問題所在,然而卻忘記了要講出來,而是自己在那裏思考:如果我在場上的話,該怎麼樣去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當時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已經改變了,還是經過了一段時間,才慢慢適應了過來的,”姚明回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