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回說:“啟稟縣尉,小人姓羅名抗,字禦平,祖籍幽州右北平郡,幼時隨父母落難至此,現住在夏屯村隔壁的黃垓村,那邊附近十裏的木器皆是楊蘇所做,故而熟悉。”
後士卒來報,巨野縣縣長宋含有急事,裴宕便與羅抗返回縣衙。宋含,字默隱,梁州漢中人。年少時,好讀書,品行為人稱讚。後中正官劉闞評為中中品,狀語為:“德嘉品正,唯能稍遜。”初為湘州長沙郡劉陽縣縣丞,後因治縣勤奮,升至巨野縣縣長,但卻因不是門閥士族,無升遷機會,故已在這巨野縣當了縣長二十年了。不過他治下巨野縣雖不富裕,但也太平。
裴宕至縣衙方知州牧曹祝下了政令。大野澤以東今半年來盤踞一夥水賊,賊首原是兗州水軍都尉周枰,因貪酒殺人而逃,落到此地,恰逢紫微軍犯上作亂,四處皆是流民,便召集了一夥人,在大野澤東岸建一水寨,以劫掠山陽郡村落與商船為生,頓時民不聊生,新近還劫了州兵的糧草。遂下令讓山陽郡守盡快掃除賊寇,山陽郡太守鄭旦將此令轉於宋含,否則縣長縣尉治罪。
宋含正欲與裴宕商議平定之策,軍士忽報有苦主報案。宋含遂見苦主,裴宕一看,正是楊蘇。
楊蘇稟曰:“自鄒晉叛亂以來,盜匪橫行,民不聊生。大野澤水賊周枰一夥居於大野澤東部已然四月有餘,數次劫掠村鎮、船隻。昨日再次劫掠夏屯,幸而調度有方,才免了災禍。但夏屯三老恐此不是長久之計,故而托我前來向縣長縣尉借兵,望能平定水賊。”
宋含查之,確實夏屯村受匪患最小。問之,方知是楊蘇調度有方,於村頭立哨塔,湖中設有哨船巡邏,哨船配一銅鏡,另有一鐵桶裝有草木糞便,晴天若見水賊,以銅鏡折射陽光報與哨塔,哨塔隨即鳴金通知避難,若是夜間或陰天,則點燃糞便生火光而報。
宋含讚之,然則巨野僅鄉勇百名,宋含恐難破周枰三百之眾。而楊蘇告之,自己有破敵良策,但是需借鄉勇指揮。宋含恐楊蘇平民之力,不清楚其底細,故而為難。但裴宕道:“如今進退皆死,不如放手一試。”宋含遂令裴宕率鄉勇百人支援楊蘇破寇,並借兩匹馬給予乘騎。
楊蘇得令,遂告裴宕:“明日請裴兄領鄉勇五十,分乘五隻快船到大野澤東南的麒麟渡,船上多立旗幟,船頭掛一麵大旗,上書巨野縣尉裴字旗,裴兄切記需快船通過,勿做停留。另外五十人隨羅抗今晚出發,趁夜色到大野澤西北的黃垓村待命,到時候會有人接應。隻要按計劃行事,我們便可破周枰此賊。”
翌日,裴宕乘輕舟至麒麟渡,楊蘇已然隻身戎裝迎接。裴宕遂問進兵之策。
楊蘇說:“多立旗是為告訴周枰,官軍已經來了,分乘五船是做疑兵,讓周枰誤認為此處是我全部兵力,周枰曾在軍中服役,略通軍法,必然會派百餘之眾在大路伏擊我們。而我知一條小路,我們繞過伏擊,直抵賊寨討戰叫陣。賊寇看我軍隻有五十人,肯定以為此乃分兵之策,這樣伏擊的敵軍必不敢回。而我人少,其必然應戰,到時裴縣尉上前挑戰,你佯敗,我們引賊寇出動離開水寨。屆時羅抗會率另外五十人,趁水寨空虛之時縱火燒寨,此時周枰必會繼續追擊,以求魚死網破,到時候我們將其引至小屯往東7裏的呂垓,那裏地勢低窪,現在是二月中旬,洙水漲汛,屆時待賊寇入,用水計破之!等破了周枰,我們再合兵一處於越林伏擊埋伏我們的賊寇,賊寇必破!”
裴宕聽至此,甚是驚訝,對眼前之人刮目相看。
隨後楊蘇、裴宕率軍處發。果然在葦蕩荊棘之間有一條小路,雖然泥濘難走,但周圍有丈高蘆葦作掩護,是一條極為隱蔽之路。遂不久到了賊寨前。
但是已有人至,原來有四男一女五人站在大野寨門前,男子揭穿青色重鎧,為首的是一個頭梳流雲簪,穿著天藍色鳳紋束腰漢服的女子。不過衣服乃是雍涼漢服。
所謂雍涼漢服,又稱凉服,是涼、雍、秦三州軍民為適應馬上生活而改造的漢服,將胡服之簡便與漢服之華美相結合,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但是是軍隊民眾自發改造。凉服舍冗改簡,收袖收腰,短裙細褲,短衫馬靴。這樣的裝束方便騎馬打仗,乃是涼州地區多年與西戎北狄征戰的結果。
而此女子腰間配有一把劍,劍長兩尺,劍柄後纏有鋼絲。此曰飛繩劍,既可當普通劍使用,又可當長鞭使用
寨子中一身穿筒袖鎧之人走出。楊蘇一眼認出此人便是大野寨頭目周枰。周枰與女子似乎在爭吵。而未等二人爭吵完,楊蘇遂令裴宕立旗挑戰。
裴宕於是躍馬而出,手持長戟挑戰:“周枰小兒!汝等為禍鄉裏,劫掠百姓,十惡不赦。如今我官軍已到,還不快點俯首投降,我等還可饒你不死!”
周枰麵對忽然到來的士兵,甚是驚訝,立刻向女子解釋說:“女俠!我周枰的兄弟們有眼不識泰山,算我們倒黴,劫了您的輜重,輜重待我解決這眼前的麻煩就給您送過去。但是我等兄弟閑散慣了,不可能加入你,姑娘還是另請高明。至於其他事,我等劫輜重的時候隻有一個壓糧官和十幾個士卒,我已經給您放回去了,沒有其他人,您看。”
女子輕視一眼說:“既然如此,那就算了。看來汝的伏擊之策並未奏效。你來此半年有餘,竟不知有小道通水寨,此等智謀之人,與我無用!是我高看你了。”
周枰大怒:“我這就屠了這些官軍給你看!”
女子並未理睬,上馬遂離開,策馬路過時,望了楊蘇一眼,楊蘇觀其樣貌美麗,螓首蛾眉,明眸皓齒。然雖樣貌嬌媚卻氣質透出寒意。女子對楊蘇說:“賭君勝!”遂離去。
周枰上馬出陣,裴宕繼續辱罵:“泥鰍之類,知我裴宕否?”
周枰大怒道:“我不知汝無名之輩。”遂拍馬而上,不戰數回合,裴宕依計詐敗而走,士卒皆走。
周枰大笑道:“哈哈,汝等官家鼠輩,安能與我一戰,老三,你帶五十人守寨,其餘人隨我殺將上去,生擒縣尉!”
於是周枰引兵追擊,長驅數裏,楊蘇裴宕且戰且退。忽見背後火光彌漫,傳來爆裂之聲,周枰回頭一看,是水寨方向燃起大火。此時一水賊騎馬而來報曰:“啟稟大當家,官軍趁我水寨空虛,奇襲寨子!縱火燒船,三當家也被一小將斬首,如今……如今寨子已經完了。”
周枰大怒道:“裴宕小兒!欺人太甚!既然寨子已經完了,那我索性魚死網破,兄弟們,跟我衝上去,殺了裴宕!”
於是賊寇追擊,楊蘇裴宕邊打邊退,將賊寇引至呂垓。而裴宕發現楊蘇早已在昨日偷偷帶領鄉民築壩截水。當周枰至呂垓內,不見裴宕軍,甚是疑慮。忽聞水聲大作,頓時洙水衝入呂垓,淹死水寇無數,周枰拚死遊上岸,然被裴宕一戟刺穿頭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