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曆史教學應當體現學生主動參與意識(2 / 2)

四、啟迪學生古今對照深刻理解把握

學習曆史一定要知古論今,要善於從曆史發展的規律中受到啟迪。新時期高中生正處於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強化思想教育與曆史辯證觀的教育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要結合曆史組織學生古今對照,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刻把握,同時提高學習的深入程度。在《甲午中日戰爭》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戰爭發生時中日兩國經濟與軍事實力的對比,再從建國後到現在中日兩國在經濟實力和軍事能力方麵的對比,引申出今日中日戰爭會是何種結局。這樣的啟發性問題打開了學生思維,讓他們更加活躍,學生既充分研究了中日兩國不同時期的軍事經濟實力對比,又從對比分析中感受到,經濟、軍事實力強大是中國屹立於民族之林,更好地發揮維護世界和平作用的基礎性條件。學生不僅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而且增強了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責任感。青少年一代尤其不能忘記曆史,忘記曆史就等於背叛,曆史教師要充分重視引導學生在曆史分析中受到教育,特別是要古今對照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五、組織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高中曆史教學中的學生主動參與,不僅體現在課堂環節,同樣體現在課後活動之中。教師要組織一係列探究活動,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發揮促進功能。課外組織探究活動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緊貼課堂教學進度,使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一脈相承;二是緊密聯係社會生活實際,無論是與生活中小的方麵,還是社會發展中大的方麵,都要選準契機將二者融合起來,使曆史教學言之有物。例如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現代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進行觀察分析,並從這些變化中深度發掘,感悟揭示的道理,尤其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等鮮明主題有了更全麵的認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了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曆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善於從曆史現象中發現規律,尋找技巧,充分發揮曆史教學對學生成長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吉新.合作性學習在高中曆史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08).

[2]陳敏.新課程下高中曆史教學理念的轉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