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二桃殺三士(下)(1 / 2)

豐樂侯府內,周興將景惠營統領左東祿及西城大營統領孫攝同時被請至,左東祿和孫攝在領兵出城歸營後回城向新皇述職謝恩,卻在中途得知擬定首功之事,不得不去向周興問詢情況。

在得知情況後,左東祿和孫攝皆都氣惱,左東祿怒道:“新皇要議功,分明是要為涪陵軍和禦林軍論功請賞,那還有我等何事?侯爺不該為我等爭取,向陛下進言讓陛下不得偏私?”

周興有些心煩道:“皇帝要論首功,就是要讓爾等去爭,他好從漁翁之利。眼下還未商談便已爭執起來,這不正落到皇帝的算計中?”

旁邊的孫攝卻掃了左東祿一眼,回過頭對周興道:“國舅說這話就不應當,皇帝若無偏私,以我二營人馬為首功和次功,末將倒不介意將首功讓給景惠營。此番平息城中兵亂,楚軍不過是進城走個過場,禦林軍和守城門那些人有何動作,還不是冷眼旁觀任由事態發展?若不是我二營人馬,小皇帝豈能安坐皇位?”

左東祿聽了有所不滿道:“聽孫將軍之意,是不想居首功?”

“夠了!”

周興怒喝一聲,這才將孫攝和左東祿二人震懾住,“不看看是何時。禦林軍於先皇賓天之前便已明確立場,那時你們在作何?本侯在這裏明言,見到陛下便將功勞推給禦林軍和楚軍,言辭要一致。”

左東祿本就為周興部屬,心中不願但還是領命,旁邊的孫攝原本就不是周興的人,隻是迫於形勢才聽命於周興,眼下孫攝臉上多有不滿。就在此時,門口有家兵來傳報,說是新皇召見孫攝和左東祿,二人隻好先行告辭離府。

等人走,周興麵帶憂慮之色。在他得知建王趙邵寧和李貴妃皆身死後,周興已知成為新皇眼中釘,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統攬大局,若將權勢丟了連他身家性命都不保,更何況趙康玥臨終前將可以勤王伐逆清君側的密詔交托在他手上,他又身背首席顧命大臣身份,這都提醒他要執掌兵權朝政方可不辱使命。可眼下情勢劇變,新皇登基後一改之前懦弱平庸,麵對他的責難以退為進,才兩日便跟他正麵相對。

就在周興心煩意亂之時,正廳走進一婀娜華貴的婦人,進門道:“侯爺可是為新皇論功請賞之事煩憂?”

周興抬頭看,正是他的結發夫人林氏,他對林氏甚為敬重,即便在朝中有脾氣他也不會在臨時麵前發作。周興歎道:“夫人既知何必再問,先帝托遺孤於我,我卻未能完成囑托,少主蒙難乃我之過。”

林氏臉上帶著些許的淒哀道:“皇權更迭兄弟骨肉相殘之事自古不鮮見,新皇登位,若能勵精圖治,侯爺何不盡心輔佐成就君臣之義?故人亡佚,皇後臨終時曾交托侯爺照顧太子,至今妾身都記得。”

周興無奈道:“此一時,彼一時。”

林氏道:“太子畢竟為皇後義子,建王不過是李氏所出,李氏兄妹何曾對後院有過敬重?侯爺當親疏有別才是。眼下太子登基,嗣位無人,朝廷有所動蕩,若侯爺肯為新皇謀劃,新皇感念恩德,周氏一門當為保全,侯爺……您畢竟老了啊。”

周興突然一怔,這才想到他已非青春少壯,他與趙康玥乃是同齡人,如今五十有七,都是半身入土之人,若他繼續跟皇帝相鬥的話,就算能得勝又如何,朝事他也把持不了幾年,而他的幾個兒子近幾年也都跟他一樣從朝堂退下來。

林氏續道:“新皇登基,廣納後宮時將曦兒送入宮中,有曦兒長伴君側,新皇必會恩恤周氏一門。若真到周氏不容於皇室,恐非皇後之願。侯爺切勿再執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