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仙道七候·虛淵篇(2 / 2)

“所以說之前的什麼天資不錯,成就難以估量……”

蕭殊話還沒說完,就被珩玉尷尬的咳嗽聲打斷了“天資不錯是真的,畢竟能夠憑借凡塵武道登仙的人皆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至於成就不可限量……這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壽盡而終是什麼意思?難道仙人也有壽歲這個概念不成?”

蕭殊一直以為渡劫登仙,褪去了凡身,理應是跳出輪回,再不受生老病死困擾,唯有劫數而已,可今日珩玉所說,卻徹底顛覆了他小時候對仙人的理解。

“若是正常修仙道法門的話,境界分為七候,第一候,宿疾並銷,身輕心暢,停心在內,神靜氣安,四大適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悅日新,名為得道,是為鳳初境:疾病不生,身輕體健,練氣,壽歲兩百載。”

“第二候,超過常限,色返童顏,形悅心安,通靈徹視。移居別郡,揀地而安,鄰裏之人,勿令舊識,是為琴心境:返老還童,明晰自身,築基,壽歲五百載。”

“第三候,延年千載,名曰蚻人。遊諸名山,飛行自在,青童侍衛,玉女歌揚,騰躡眕霞,彩雲捧足。是為結丹境:飛行天地,騰雲駕霧,凝元成丹,若是身處凡塵境,可開天門,渡劫飛仙,壽歲一千五百載,這便是你現在的境界,你莫要以為渡劫登仙便等於長生不老,你若是千年後境界仍無長進,便能察覺大限所在。”

“第四候,煉身成氣,氣繞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晝夜常明,遊諸洞宮,諸仙侍立。是為暉陽境:碎丹成嬰。天地靈力皆為己用。六欲不存,鉛花生矣,壽歲三千載。”

“第五候,煉氣為神,名曰神人。變通自在,作用無窮,力動乾坤,移山竭海。是為乾元境:移山倒海,雷霆震怒,分神。神飛天外。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銀花生矣,壽歲八千載。”

“第六候,煉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靈,色形不定,對機施化,應物現形。是為無相境:陽神,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無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無相者,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修行至此,道者才算真正跳出了輪回,再無壽歲之憂,唯劫而已。”

“第七候,太清境,這個境界太過玄奧,我實在難以描述,太清道者被稱為半聖,不受因果,萬般自在,若能抓住契機,便可以步入眾妙之門,神居不夜天,位列諸聖。”珩玉說道。

仙道境界七候,這是登仙道修者的常識,不過蕭殊卻是第一次聽聞,仙人有劫數不假,但竟與凡人一樣被壽歲困擾,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這還算是仙嗎?

“你莫要以為隻有長生才算是仙人,若是金丹便能長生,別的不說,登仙道早就靈力枯竭,不複存在了,億萬境界,每時每刻都有人修成金丹,渡劫飛仙,同樣的,每時每刻都有仙人或是化為劫灰,或是壽終而亡,唯有如此輪轉,天地方能長久,便如凡塵境,有人出生,便有人死去一樣,登仙道一樣,鬼道淵也是一樣,哪怕是不夜天的諸聖,也有你我難以想象的大恐怖要麵對。”玄一補充道。

“不知兩位前輩是何等境界?”蕭殊忽然問道。

“我與玄一皆是無相境。”

珩玉說的輕描淡寫,蕭殊聽了卻是心中一震,堂堂登仙道無相境的道者,比他蕭殊高出了足足三個大境界,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再無壽歲之憂,隻需安心渡劫便可,如他這般的仙人怎會淪落到這般地步,這虛靈界封禁背後到底有著何等可怖的真相?

“曾經是無相境,至於現在……早就不是了,唯神念長存而已,不生不死,非仙非魔。”玄一歎了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