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性看待中小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問題(2 / 3)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不是“智慧校園”的專有特質 “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特色的體現,現行大部分學校從校園的布局、文化氛圍的創設到色調的選擇等,都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進行設計,為師生員工創設一個特色氛圍,達到激發師生開拓進取的精神,培養師生積極向上的情操,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因此,“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是辦學過程中形成的,是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及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並非構成“智慧校園”的要件。

“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對中小學校師生有必要嗎 顯然,“學習生活”是學生“校園生活”主要的內涵。在學校中,學校往往要求學生集中精力於學習生活,與之無關的少做或不做,不要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部分中小學校(特別是小學)不提供住宿或學生午餐,學生放學後便回家,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校園生活”的需求其實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現行中小學校的教師來說,學校要求教師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因此,從現行學校的現狀上講,“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失去其應有的必要意義。

綜上所述,原始定義下的“智慧校園”與現行中小學教學實際有較大的偏差,因此,可以說目前在中小學校廣泛建設“智慧校園”不切合現行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

3 中小學生生活在假想的“智慧校園”中,狀況將會如何

以上從現行中小學校教師與學生的現狀說明了所謂“智慧校園”不切合現行中小學校實際的問題。以下設想一下,中小學師生如果生活在“智慧校園”中將會是怎麼樣?

中小學校能按照“未來教室”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嗎 “未來教室”是現行“智慧校園”建設方案中用戶首先要考慮做的項目。我們先來看看“未來教室”的定義。“‘未來教室’將徹底顛覆學生、家長對傳統教室的想象。在這個教室裏,最大的變化是沒有黑板,也沒有粉筆,更沒有教科書,隻有一個像超大屏幕的電子白板,老師的手輕輕一指,所有的教程就以圖文並茂、聲像結合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眼前。而學生也不再需要背著幾公斤重的書包,隻要隨手拎一個‘電子書包’即可輕鬆上課,電子書包裏裝滿了生動有趣的互動教材,能在上麵直接做好作業並提交,也能在上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它就是一個專用的學習PAD。”[3]

以上關於“未來教室”的描述語言人們看後非常受吸引,在這種環境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似乎非常輕鬆愉快,但仔細思考會發現,這種完全以信息化設備為工具的學習環境無論是對於教師還是學生的學習,都將麵臨極大新的挑戰,問題不是專家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回頭再看看“未來教室”中關於學生學習的描述:“學生也不再需要背著幾公斤重的書包,隻要隨手拎一個‘電子書包’即可輕鬆上課,電子書包裏裝滿了生動有趣的互動教材,能在上麵直接做好作業並提交”,可見,學生在“未來教室”的學習時,“電子書包”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核心的媒體。筆者認為,“電子書包”可以保存大量的學習資源,但“電子書包”書寫功能是無法取代現行用筆在筆記本上書寫的功能的。

理論上講,學生可以利用“專用的學習PAD”進行書寫,但“電子書包”的書寫功能無法達到現實用筆在練習本上書寫的效果。第一,“專用的學習PAD”書寫顯示的效果是電子模擬形成的效果,並不是人真實書寫的效果。第二,用“專用的學習PAD”書寫,無法達到用練習本書寫的大小規格,其實“專用的學習PAD”設計師們隻要用PAD書寫完整一張象學生練習用單行本大小的文字的就可以清楚看到這些PAD與現實單行本書寫效果的區別。第三,學生用“專用的學習PAD”書寫,書寫速度無法達到用筆在練習本上書寫的速度。第四,學生用練習本書寫,不存在會因機器故障而無法保存書寫文字的問題,但用“專用的學習PAD”,縱然可以達到非常高的穩定性,但死機或出故障是絕對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現這樣的異常,學生辛辛苦苦書寫的結果將無法保存,嚴重影響學習的學習效果。

基於以上的原因,筆者認為,從學生書寫上講,“專用的學習PAD”是無法取代學生用作業本做作業的功能的。

由此可見,這種理想化的“未來教室”描繪的校園未來美好藍圖,與現實需求有很大偏差。在中小學校教學工作中,筆與練習本(作業本)是無法用信息化設備取代的,信息化的學習環境隻是輔助的教學手段而已。因此,中小學校難以按照“未來教室”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