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將那時在百花園裏並沒有聽懂仙子的話,他甚至不知道仙子口中的“靖節先生”究竟是誰,在天庭的驛所賦閑許久,得空倒是看了些書,才知道仙子口中的“靖節先生”,就是那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不過牙將琢磨半晌,仍然無法相信應龍神君骨子裏竟然和靖節先生不相伯仲,不求功名,那他彼年征伐討得的那些三界稱頌萬世敬仰的功績,要這些又做什麼?
牙將還沒想清楚這個問題,統領就說天庭又降了一道旨,原來是帝君和天君聽了又有下界仙官被提調上天的消息,來玉皇大帝這裏討人。往年天庭時不時總會從下界上仙那裏提拔仙官,但提調的大多都是文官,武將卻很少,這次有這麼些武將被提上天,帝君和天君聽到消息,就立刻趕來討人了。
那個收了統領金釵的大天官說,天君和帝君在玉皇大帝殿裏待了許久,壺裏的茶水換了三遍,他在玉皇大帝身旁差遣伺候,聽到了他們商談的內容。原來是軒轅帝君早有意給應龍神殿和麒麟神殿增添守衛,這兩位神君性子冷清避世,連神殿裏的侍從都少得可憐,他很早就有意從自己宮裏撥調人手給兩位神君,人還沒撥出來,兩位神君的書信卻被捧至殿裏,其中大意也就是言明自己是閑雲野鶴,喜歡清靜,懇請帝君不要增派神殿守衛。這事兒就這麼耽擱下來,隻是天君繼位後,這兩位神君的身份又多了一重,一位是天君的伯父,一位是天君的父親,兩位神君多了這重身份,冷清的宮殿就有些折天君的顏麵。天庭的守衛各司其職不好調配,現在剛好聽說玉皇大帝新抽調了一批小仙上天,在驛所閑置這麼久,幹脆就一分為二,派遣到這兩位神君殿中當職。
玉皇大帝本就煩這件事情,正愁無處安排驛所的小仙,正好天君和帝君討人,自然樂得滿口答應,就這樣,這批閑置的散仙被安排到了兩位神君殿裏。聽說統領和另外幾個仙將最近正跟著麒麟神君籌備戰事,再看看依舊冷清的應龍神殿,牙將覺得這輩子也許就蹉跎在了這裏。
聽寒嘯天說,應龍神君最近一次回殿正好是在他來這兒的五十年前,回殿的緣由,僅僅是為了取幾件常穿的白袍。
應龍神君放置衣袍的箱子前幾日在清掃時被打開過,看著疊的整齊的素色長袍,領口清一色墨勾的花子,牙將實在想不明白神君是怎樣的人,為什麼所有的衣袍都是一個樣子,寒嘯天是殿裏的大統領,也是神君的管家,聽說從逐鹿之戰起就跟著他,殿中還有幾個神君的親信,名字裏都有個“寒”,據說是應龍部族僅剩的幾個家臣,這些人身上有不同其他仙家的戾氣,牙將剛到這裏時,每次和他們閑談都捏著把汗,但時間長了卻發現這些人很好相處,相熟之後,他們也總會跟他說說逐鹿之戰中兩位神君是如何馳聘沙場所向披靡。
夜幕籠下來的時候,牙將站在殿外當職,應龍居南,所以南方空氣濕潤時常多雨。南郊的氣候時常讓牙將想起錢塘,不過比較而言,這裏的氣候比錢塘還要溫暖一些。
神殿古素,但整個殿頂被天庭鬼斧神工的匠人雕刻成龍首的形狀,栩栩如生連龍須和龍角上的每一條紋路都刻的十分精細,殿中燈火長明,龍首卻是黑燈瞎火,寒嘯天說神君回來的時候殿頂龍首處的龍目才會亮起來,這間神殿,自落成,便和神君相連,對於神君,它是有感應的。
從牙將站在這裏,一百二十年的時間他都希望看到殿頂的龍目亮起來,然而直到今天什麼也沒有,那些跟隨神君的侍從對此很是習以為常,他們說神君並不喜歡呆在殿裏,這座大殿對神君來說更像個籠子。
牙將不明白為何如此恢弘的神殿在神君眼中卻像籠子,想了想當年百花仙子提及的靖節先生,又釋然,喔,或許神君,更喜歡山林悠閑流水曲觴,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