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育部通報4起騙取科研經費案件(1 / 1)

教育部通報4起騙取科研經費案件

法紀經緯

近日,教育部召開直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情況第二批專項檢查部署大會。教育部還通報了4起科研經費使用違規違紀典型案件,涉及5名大學教授,涉案金額達1600餘萬元。

第二批將查30所高校

據介紹,繼2013年上半年第一批專項檢查之後,第二批專項檢查麵向30所直屬高校,每校集中檢查一周時間。重點檢查學校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幹意見》的情況、學校科研經費管理體製建設情況、學校科研經費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情況、學校履行法人責任情況等。在檢查總體情況的基礎上,針對項目管理、預算管理、經費使用、外撥經費等環節分別重點抽檢3至5個科研項目。

經費管理要“請醫問藥”

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長王立英表示,社會對高校的要求標準更高,標尺更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象牙塔內和科學殿堂中的違法亂紀、貪汙腐敗行為。紀檢監察部門要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各檢查組要負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指出,科研經費管理是一項涉及麵廣、參與主體多、環節複雜的係統管理工程,涉及科技、財務、審計、招標等多環節。通過檢查可將關口前移,防範科研腐敗滋生。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與其諱疾忌醫,不如請醫問藥,檢查組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作出客觀評價,要堅決維護規章製度、紀律法規的嚴肅性。

(據新華社)

4起典型案件

浙江大學原教授陳英旭

科研經費劃入自己控製的公司,貪汙945萬餘元,被判刑10年。

北京郵電大學原教授宋茂強

借用他人身份證件辦理銀行存折冒名領取勞務費,將68萬元科研經費據為己有,被判刑10年零6個月。

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教授李澎濤、王新月夫婦

以虛假采購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術公司支付264萬餘元,涉嫌貪汙,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山東大學新藥評價中心原副主任(教授)劉兆平

采取虛開發票的方式,騙取科研經費等公款341.8萬元,被判刑13年。

官商勾結

成治理重點

領導幹部超出正常工作範圍和一些不法企業家勾肩搭背,搞錢權交易,是當前腐敗問題的重災區。從已公布的今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整改情況看,官商勾結成為各地各部門治理整頓的重中之重。(據新華網)

湖北三名廳級幹部

被“雙開”

湖北省3名領導幹部因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公職: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原黨委委員、總經理張勤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金。

湖北省荊州市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幸敬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金;與他人通奸。

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宏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據人民網)

□本欄編輯/屈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