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肅:在“風花雪月”中為兵服務一輩子
百味人生
作者:王建柱
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言時,閻肅說:“我們也有風花雪月,但那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冷月’。就是這種肝膽、這種魂魄教會我跟著走、往前行,我願意為兵服務一輩子!所以,我、我們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個字:‘正能量、接地氣’,在部隊來說就是有兵味、戰味!”
2014年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空政文工團一級編劇、現年84歲的閻肅在發言時稱:“我稱得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戰線的一名老兵,到現在依然在心裏經常哼唱著‘追上去追上去不讓敵人喘氣’那些歌。我們也有風花雪月,但那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冷月’。就是這種肝膽、這種魂魄教會我跟著走、往前行,我願意為兵服務一輩子!所以,我、我們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個字:‘正能量、接地氣’,在部隊來說就是有兵味、戰味!”
聽過閻肅的發言後,習近平幽默地說:“我讚同閻肅同誌的風花雪月。”全場響起會心的笑聲。習近平接著說:“這是強軍的風花雪月,我們的軍旅文藝工作者,應該主要圍繞強軍目標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我特別讚同。”
80餘年人生路,60餘載“風花雪月”情,自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戰線一名老兵的閻肅,創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優秀的作品。
快樂的老爺子
近些年,電視觀眾一定會發現,每逢盛大節日,但凡有個慶祝晚會什麼的,那總撰稿或總編劇總是少不了閻肅。為此,同行們稱他為“春節晚會專家”,他也笑說自己成了“晚會專業戶”了
閻肅天生樂觀爽朗,敢於直言,雖然身著戎裝,雖然名叫閻肅,但他並非嚴肅得一本正經。當年,與來訪者談到即將到來的八十壽辰時,他半開玩笑地感慨道:“我終於成了‘80後’了!”
“我身子骨硬朗,腿腳好,還能夠發揮點餘熱,作為一名老兵,參加這些活動也算是為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和諧社會做點貢獻吧!”
隻要是對文化建設有意義的活動,閻肅總是來者不拒,他對藝術的熱愛、對生活的慷慨讓很多人心生敬意。
半個世紀以來,閻肅下連隊、走營房,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軍旅歌曲。像《我愛祖國的藍天》《軍營男子漢》《長城長》等,這些歌曲不僅在部隊,而且在社會上也被廣為傳唱。這些歌氣魄大、感情濃,反映了閻肅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子弟兵的厚愛。除了軍旅作品之外,閻肅創作的京味歌曲同樣佳作甚多,比如《說唱臉譜》《故鄉是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茶》《霧裏看花》《北京的橋》,等等。這些歌詞,寫得如行雲流水,細膩委婉,令人陶醉。作家蘇叔陽評價說:“閻肅弄出來的歌詞,大白話的居多,但他的大白話裏滿是學問,俗中見雅,耐人尋味。既不是白開水,又不裝腔作勢,是一首一首的詩!讓人不得不服!”而閻肅認為,好歌不是憑空造的,它來自幾十年的生活積累,同時也植根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
因歌劇《江姐》一舉成名
毛主席親切接見並加以勉勵
說起閻肅的代表作,最著名的當數歌劇《江姐》,這是閻肅31歲時根據小說《紅岩》改編的一部歌劇。此劇於1964年公演後,立即引起轟動。那一曲“紅岩上紅梅開,千裏冰霜腳下踩……”的《紅梅讚》,成了家喻戶曉、人人傳唱的經典歌曲。提到歌劇《江姐》的創作,這裏麵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1962年,閻肅創作了獨幕歌劇《劉四姐》,拿到300元稿費,他和同事們到北京東來順吃了一頓涮羊肉。酒過三巡,眾人把目光轉向閻肅:“咱今兒‘吃’完了‘劉四姐’,明兒呢?”
閻肅被同伴一語逗樂了:“我剛看過《紅岩》,裏麵有個‘江姐’,排出來一定很有教育意義。”
一個月後,劇本初稿送給了當時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劉亞樓當即要求:“精雕細刻,一定要打響!”於是,閻肅懷揣劇本幾下四川,多次采訪小說《紅岩》的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與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位親屬和戰友談得聲淚俱下。用他們的話說:“一個弱女子,如此錚錚鐵骨,立在舞台上豈能不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