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雖然鋒芒畢露,但字字句句,切中要害,讓人心悅誠服!”
古人言‘三月不知肉味’,用來形容讀書的廢寢忘食,而現在的大離聖後便有這種感覺。
不過,身在天牢裏的憐生可不知道這一切。
當看到最後總述時……
“何謂天?天乃道,道乃本源,天亦大德、大賢、大善、大悟者之化身,倘若蒼天不仁,天下人皆可取而代天!”
讀到此處,聖後麵容微微一變。
“何謂天?天乃道,道乃本源,天亦大德、大賢、大善、大悟者之化身,倘若蒼天不仁,天下人皆可取而代天!”
聖後一遍又一遍地念著這幾句,神情複雜。
見聖後表情陰晴不定,第一賢相也有些擔心起來,那名為憐生的少年頗對他的胃口,加上又是天逆命格……
聖後絕美至極的臉上泛起一抹笑意。
此情此景,第一賢相的心平了下來。
“雖然大逆不道,語出狂妄,然而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對的。”
聖後合上卷紙,望了眼第一賢相。
“你剛剛是不是以為我要殺了這份卷紙的作者:憐生?”
“臣不敢,”第一賢相躬身,“那麼聖後想要如何處置這名為憐生的少年?”
“無妨。”
聖後似乎心情大好,鳳目舒展開來,在華美宮燈的映照下,那份出塵的美,令整個廳堂明亮了幾分。
身為大離聖後,自然見過不少能人異士,見過不少驚世天才,可對這幾張卷紙的作者——憐生的感覺卻很奇怪,雖然未曾謀麵,隻憑借紙上的文字就讓人覺得,覺得……
覺得非池中物!
能不知不覺讓人產生這種錯覺,並且產生錯覺的人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大離聖後,就太匪夷所思了。
聖後柔媚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難以捉摸的笑意,她也察覺到這種錯覺,但並不為自己產生這種錯覺而感到惱怒,因為她本身就不是池中物。
“聽聞五院詩會上,天級石碑出現了天逆命格的批語,似乎也叫憐生吧。”
收起了笑意,南宮臨天僅僅隻是收起了笑意,周遭的氣氛便如冰霜一樣冷了下來。
“憐生被老臣押進了天牢,等待陛下定奪。”
天逆命格和真龍命格相克。憐生天逆命格,南宮臨天真龍命格,相克命格的兩個人成為了母子……
命運這種東西……
“我不信命運。”
語氣沒有刻意的加重和減輕,南宮臨天的這五個字代表了她的態度。
“關幾天,挫挫銳氣,年輕人太過於鋒芒畢露不是什麼好事。”
“老臣知道了。還有一份卷紙也文氣化形,作者是這一代南山書院的入世弟子奇衡三。”
淩無我將第二份卷紙輕放在案桌上。
聖後拿起卷紙,細細端詳起來。
“現在的年輕人心氣真高,這樣也不錯,心氣高才配‘少年’二字,少年,少年,當有棱角,當有鋒芒,不愧為南山書院入世弟子。”
大離聖後放下手中的卷紙,宮燈的火光,在她的眼裏迷離起來,看不分明。
“這是件大事,年輕一代天才輩出,又有隱士宗門學院弟子入世,天下必定迎來大變。”
“的確算得上大事。”
第一賢相由衷符合。
隨後兩人透過天闕宮精美的雕花窗欞,望向茫茫夜雨,若有所思,彼此陷入沉默。
“陛下,憐生……”
第一賢相率先打破了君臣之間的沉默,他要再確定一遍聖後的心意,畢竟十六年前“皇後夜襲”事件中,她用自己的親生兒子設下了一場陰謀,將三皇子葉崇寧拋入滾滾渭水河中。
“再看看吧。”
聖後踱步到窗前,望向萬家燈火,沒人知道此刻她在想些什麼。
十六年前渭水河畔,我沒有選擇,十六年後燕京皇宮,我似乎仍舊沒有選擇。
天要我南宮臨天殺你,順應天意,殺過你一回。
這一次,我不會順天。
十六年後的南宮臨天是個帝王,也是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