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的經濟後果研究(3 / 3)

第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為建立小企業與銀行的信任關係、破解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奠定製度基礎。小企業會計信息是銀行信貸決策的重要依據,銀行自然希望小企業能提供可靠、可比的財務報告。《小企業會計準則》頒布之前,銀行對小企業信貸能力的評估主要依據三品(人品、產品、抵押品)和三表(水表、電表、出口報表),具有較大的信貸風險和操作空間,這也是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布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進行嚴格規範,有助於銀行根據小企業真實的償債能力作出融資決策,從而降低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便於小企業享受國家的資金支持、貸款貼免息優惠以及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台。例如,2013年一季度,福建省大、中、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加53.19億元、242.67億元和230.21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合計占企業貸款增量的89.89%。3月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3%,增速比大、中型企業分別高出14.4和4.5個百分點,《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為解決小企業融資問題提供了助力。

第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為小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的綜合評價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來源,從而間接提升小企業的信心指數,促進小企業可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由於《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剛性約束,小企業的會計工作得以嚴格規範,小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不斷縮小,從而降低了小企業會計尋租成本和財務造假機會,為小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短期租金損失,可能導致小企業經營利潤的暫時性下降。但其能向外部傳遞一種小企業具有良好會計核算基礎和管理能力的信號,有效地提升小企業的整體形象和公信水平,從而帶來源源不斷的長期經濟效益和發展機會。2013年一季度我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報告顯示,該季度我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為56.51,在上季度小幅上揚後繼續升溫。其中分類指數的宏觀信心指數、運營信心指數、投資信心指數和融資信心指數分別為54.87、56.81、57.51和56.87。這與宏觀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密切相關,但也不容忽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基礎作用。

(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內部執行成本

執行新會計準則的成本之一即為強製企業遵守製度的成本,包括生產新的強製性信息而帶來的付現成本、信號成本以及由於契約剛性而產生的擴散成本。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也須考慮其產生的諸多顯性或隱性執行成本。顯性執行成本包括小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和學習成本,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建賬建製的成本,為適應《小企業會計準則》而發生的內部控製製度和企業治理機製建設成本,重新建立與新準則財務指標相對應的激勵與約束成本等;隱性執行成本主要包括《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的“滯後效應”以及內部會計核算辦法修訂、資產和負債清查、科目轉換與賬務調整、會計信息係統改造等新舊製度的轉換成本。

當然,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還必須考慮其可能引發的隱性風險。小企業規模小,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特別是其會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不足,可能會影響《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正確執行,從而帶來一定的涉稅風險、融資風險和管理風險。另外,《小企業會計準則》在核算基礎和內容上均有較大變動,會導致其財務指標的相應變化,從而影響相關管理人員的業績評價和經營決策,這些對小企業價值的影響都是不確定的,會產生一定的管理風險。

要提高《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效果,僅僅依靠政府部門的強製監管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會計信息的供求激勵機製和小企業的自主執行機製來發揮協同效益,其根源都在於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所產生的經濟後果。因此,經濟後果的衡量成為《小企業會計準則》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會計監管部門在充分考慮《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的外部監管成本與效益,提高《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強製執行效率和效果的同時,應積極深入分析小企業的執行成本與收益,及時製定合理的準則執行激勵方案,不斷挖掘和提升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在動力和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的“正”經濟後果。

【主要參考文獻】

[1] Stephen A. Zeff.The Rise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J].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December,1978:56-63.

[2] Ross L.Watts and Jerold L.Zimmerman.實證會計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 William R. Scott.財務會計理論[M].陳漢文,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50-151.

[4] 劉慧鳳.稅收、會計監管與企業會計準則執行——以上市公司向上盈餘管理為例[J]. 財經論叢,2007(2):68-75.

[5] 劉波.小企業會計準則製定問題探討[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1(3):131-134.

[6] 蓋地,梁淑紅. 非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經濟後果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1):16-20.

劉納新教授簡介

劉納新(1970.12—),湖南新邵人,教授,現為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會計係主任,湖南大學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先後獲校“十佳教師”、“十佳教育工作者”稱號。主持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省部級課題7項,出版學術著作及教材5部,在多種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首屆“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 項。主要從事會計信息係統、會計軟件應用等課程教學,長期致力於企業信息化方向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